Photo from Flickr CC by Richard Leeming

一對年幼的子女正需要她的照顧,她卻選擇回學校讀書。

文/郝洛吉、錢德純

布蘭達已經達到媽媽對她的最高期望了。

她嫁給一位優秀的工程師,先生米爾頓目前服務於加州庫柏蒂諾的維迪克(Videac)公司,這是一家實力雄厚且前景不錯的高科技公司。她先生工作穩定,職場一帆風順,加上公司可能會上市-上市會使公司所有員工一夕之間變得超乎想像的有錢。夫妻倆已經在矽谷的昂貴地段置產。然而,讓布蘭達媽媽最驕傲的還是她女兒、女婿的兩位可愛小孩-即將滿五歲的女兒辛蒂,和兩歲的兒子庫柏。

當然,不僅是媽媽感到驕傲,布蘭達也很滿意自己的生活,她享受和家人相處的溫馨時光,而且對剛獲得的新機會感到非常興奮。三個星期前,布蘭達收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藝術歷史系的入學通知書,即將進入美國最有聲望的學府之一就讀,有機會獲得她熱愛研究領域的博士學位。在八歲和家人從香港移民到美國之後,布蘭達就一直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到柏克萊分校求學。

收到入學通知信時,布蘭達剛和家人從印度回到加州庫柏蒂諾。三年前米爾頓被派到邦革洛如市,為總部位於美國矽谷的維迪克(Videac)的姊妹公司工作。在印度南部時,布蘭達完成一篇紮實的研究論文,內容是比較古印度南部三個不同時期的樓塔(德拉威人在廟宇建築結構上的重要出入口)。布蘭達在撰寫這篇獨立研究論文時,還同時照顧兩個小孩。女兒辛蒂在他們剛移居印度時,還未滿一歲。到邦革洛如兩年後,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庫柏出生了。他的名字和發音讓他們想起加州的庫柏蒂諾。

庫柏現在已經十六個月大了,是個可愛但完全不受控制的小孩。當他大膽地打翻一杯牛奶時,他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使命。儘管庫柏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卻還是因為經常被辛蒂指使而受到打擊,並且感到自己很渺小。辛蒂快五歲了,由於語言能力發展的早,說起話來像她已經準備好征服世界似的。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生招生委員會,一開始就對布蘭達感到興趣。她顯然對冷門的南印度建築有豐富知識,高品質的論文,表現出她對研究細節的重視及把握;整體而言,她優異的學術表現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建築碩士學位令人印象深刻。尤其重要的是兩封推薦信影響了招生委員會的決定,一封是來自在邦革洛如時,一直遠距輔導她的戴維斯分校藝術史老師;另一封則來自於她在印度的康納達語老師拉奧先生。拉奧先生用簡單但有力的英文表達了他對布蘭達的觀感,大力讚揚布蘭達是位對南印度社會,有著敏銳、全面,又細心的觀察者。

由此看來,大家都以為布蘭達應該對目前的一切都很滿意,但其實她的心中卻充滿苦惱。六月已經過了大半,她卻還有許多必需解決的問題,心中充滿的各種焦慮,掩蓋過接到藝術歷史系入學許可時的興奮。諸如她該住哪裡?住柏克萊,還是遠在離校園三十英里之外,先生和兩個小孩子已經安頓好的庫柏蒂諾?這些最基本的問題都讓她感到頭痛。布蘭達非常清楚,即使是輕微的塞車,從庫柏蒂諾開車到柏克萊也需要花兩個小時;如果她改搭大眾交通工具,更得花上半天的時間。

因為獲得入學通知,從幾個星期前,布蘭達開始處理接踵而至的挑戰,她對未來的熱情,變成痛苦的恐懼。她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成為一位好學生、好媽媽和好妻子?她究竟想完成或證明什麼?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先生?當然,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她並沒有奢望她媽媽會幫助她完成自己的心願。

安妮塔一直是布蘭達最大的粉絲和支持者。然而,即使身為媽媽,安妮塔似乎也在質疑女兒回學校的決定。布蘭達可以感覺到自己媽媽已經暗中與米爾頓結盟-這是在過去從未發生過的。在布蘭達收到入學通知信之前,安妮塔雖對米爾頓雖有欣賞及讚賞,但還是會為了女兒著想而保留些戒心,她甚至於覺得米爾頓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從一個好先生變成一個不值得女兒去愛的人。然而,現在安妮塔卻重新定位自己立場,突然變成米爾頓的保護者,開始懷疑布蘭達的每一步。

米爾頓是個好女婿、成功的工程師,也是愛孩子的爸爸。在他許多高科技事業的朋友眼中,更是位不錯的工作夥伴。米爾頓愛他的太太,也充分的意識到,他娶了一位有上進心又冰雪聰明的女人。當布蘭達收到柏克萊的入學通知書時,他一開始也為太太感到興奮;然而,他卻比布蘭達更快意識到,他們未來的路將會變得很艱難。「布蘭達對自己事業的企圖心可能會對我造成什麼影響?她的學術生涯又將會怎樣影響我的生活和職業發展?」米爾頓開始深思這些即將成為家庭主要衝突的問題。

甚至於就連討人喜愛的早熟女兒辛蒂,也開始對這個家庭問題表達她的意見。

有一天,辛蒂雙手叉腰說:

「好吧!媽媽,看樣子在妳回到學校後,我就得照顧庫柏了。」

她接著說:「沒關係,我可能比妳還會照顧他」

辛蒂沒有想到,她天真無邪的童言童語竟然像一把利刀,猛然刺向媽媽的心臟。

夏天一天天地過去,布蘭達把家人對她的懷疑和諷刺放一邊,她的方向並沒任何戲劇性的變化,已經決定在八月底,開始藝術史博士學位的課程。

夏日一過,布蘭達開始研究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提醒自己不僅研究生開學第一天的課程重要,家庭成員生活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也一樣重要。首先,辛蒂即將開始在距離他們美麗的庫柏蒂諾的家,大約半英里左右的幼稚園上學。其次,米爾頓已經同意九月一日起在維迪克(Videac)公司開始他新的管理工作,勢必需要用比之前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投入新職務。

從印度之行回來前,米爾頓已經為自己打點了新職位。他為自己構想的新角色之一是擔任從印度來的四位新員工的導師,四位員工都是米爾頓自己為維迪克公司負責面試招聘的。另一角色是接替他的朋友拉吉夫,成為日益重要的五人工程團隊的領導者。

對米爾頓和他的家人來說,拉吉夫和他的太太帕爾瓦蒂一直都很重要。拉吉夫在米爾頓去印度前就已經是他在維迪克公司最好的朋友,米爾頓和布蘭達常去這對夫妻家吃晚餐,就連安妮塔也認識他們,並和看似知道一切的帕爾瓦蒂聯絡過。兩個月前,安妮塔就曾打電話給帕爾瓦蒂打聽某位瑜伽老師,安妮塔因為帕爾瓦蒂是印度人,所以認定 她可能懂些瑜珈。帕爾瓦蒂很高興接到安妮塔的電話,雖然不認為自己是瑜伽權威,還是盡全力回答她的問題。

拉吉夫和帕爾瓦蒂不僅是米爾頓的好朋友,其實還促使米爾頓夫婦在邦革洛如住了三年。王家搬到邦革洛如時,就是拉吉夫和帕爾瓦蒂幫忙他們在有警衛的安全社區找到房子的,並盡量在米爾頓一家人需要幫忙時給予協助,比方說,提供一些家人和朋友的聯絡方式。布蘭達和米爾頓的家人搬到南印度時,這些資料就派上用場,讓他們能輕鬆地重新在異國安定下來。他們平平安安的在印度過了三年,沒有不愉快的經驗,也順利回到美國。

現在,米爾頓和布蘭達已經從邦革洛如回來,能再次帶領庫柏蒂諾的工程團隊了。拉吉夫也很高興可以把他領導團隊的責任轉交給米爾頓,從此可以自由地從庫柏蒂諾的維迪克公司暫時轉職到邦革洛如的姐妹公司。邦革洛如是拉吉夫和帕爾瓦蒂的老家,搬回印度對他們來說容易而且順利。回到家鄉,是令人感到甜蜜的。

兩歲的庫柏還不能體會到爸媽在那個夏天內心的情緒的不安,但他似乎知道怎麼增加家裡的緊張情緒,以確定他沒有被遺忘。他會把他的手放到別人碗中的麵裡,趁沒有人看到的時候把食物丟到地上;他也試著在所有家人趕著出門時發脾氣。最重要的是,庫柏渴望引起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辛蒂姊姊的注意。

布蘭達對回研究所的每一步都很謹慎地做決定。她無視於圍繞在周圍的魔鬼,無論是真實的或是想像的。至於她為什麼要選擇這條難走的路?原因還有待確認。但如果一定要她回答的話,她會以一位很棒的女性登山者所說的話回應:

「女士,妳為什麼選擇攀登這樣一座艱難的頂峰?」

爬山的人氣喘吁吁的回答:「我不知道,或許是因為山的存在而攀登。」

在那個漫長的夏天,米爾頓一直悶悶不樂。他意識到他的婚姻可能會發生重要變化,暗自盡可能地做好接受衝擊的心理準備。在這段期間,他不願意多說話,他沒有興趣聊自己的感受,或去想家庭即將面臨的各種困境。米爾頓在生活中有許多必須完成的各種任務,如果想完成所有的事情,他必須有條不紊地,並且完美地執行他的日常工作。因此,當布蘭達需要他幫忙收拾行李,或從車庫拿出手提箱,或從車裡搬出雜物,他都任勞任怨的照做。

本文介紹:
再見柏克萊》。本書作者/郝洛吉、錢德純;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
  2. 再見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