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
文╱派屈克‧聖保羅;譯╱陳文瑤
完成一次精準中不失優雅的勾手跳動作,身上裹著皮草背心、梳著髮髻的青春少女隨即向後滑行,隨著芭芭拉.史翠珊演唱的〈回憶〉(Memory)於冰上起舞。她的母親雙肘倚靠玻璃欄杆上,漫不經心望著她的小神童,一邊習慣性地滑起最新款「土豪金」 iPhone。其他家長早早利用孩子上課時間去購物,現在腳邊堆著 LV、愛馬仕或 Prada 的提袋,耐心候著。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北京有一半以上時間籠罩在霧霾的毒臭之中,這群強國經濟新貴的寶貝兒女卻不受干擾,無分季節、隨時可在面積兩百四十餘坪的冰面上溜滑自如。此座名為「樂酷」(Le Cool Ice Rink)的溜冰場位於 China World 裡,正是中國首都最為氣派的國貿商城。
它儼似過去三十年來中國張狂之經濟成就的展示櫥窗,三座大廈從一九八五年開始興建,於二○一○年完工,傲視整個中央商務區內超現代玻璃帷幕摩天大樓群,周邊則是商務的核心,即北京人口中的「CBD」(中央商務區)。China World 歡迎外國人,相當謙虛地自我定調為「中國與世界相遇之處」。商城共有四個樓層,總面積達三萬多坪。那批太子黨(也就是共產黨高官的富二代)一身剪裁無可挑剔的義式西裝,大步踏行在大理石走廊之間,不屑一顧三百多間高級名店,管它是伯魯提、迪奧、盟可睞或萊卡都一樣。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娶進豪門千金,跟有錢情婦一拍即合,靠的全是「關係」:關係是不可或缺的人際網,而中國共產黨即位於這張網的中心;沒有這層關係就別想在這人民共和國裡圖得半點利益、機會,餵飽過於飢渴的購買慾。
一群不起眼的員工緊盯著場內的清潔狀況,藍色制服的「阿姨」或是清潔女工包辦地板和櫥窗,其他穿灰色制服的男女則負責化妝室,包括補充洗手乳、擦手紙。這些人都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小精靈,只是他們的人生跟童話完全沾不上邊。他們幾乎全是來自中國廢耕閒置農村的民工或移工,一次出走就是成千上萬,一批批湧向大都會尋求立足之地,堪稱史上最為可觀的人類大遷徙。整個中國的富裕,蛻變中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可謂是踩在這群勞工的肩膀上築起的。
何謂北京鼠族
北京就像中國絕大多數的城市一樣,房價飆漲居高不下,於是很多受雇於服務業、工地,或是打著零工勉強維生又邊尋求穩定工作的勞工,便不得不生活在地底。這批來自中國四面八方、由不同少數民族組成的群體,因此有了另一種別稱,叫做「鼠族」。
他們占據北京廣袤無垠的地底,甚至下水道口。兩千一百萬居民裡,有七百萬民工參與了首都經濟瘋狂的成長,他們前來此地尋求更好的生活,經歷人力車時代進入全球化力量的紀元。他們被經濟發展遺忘,經常受剝削且被視為次等公民,命運堪比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的歐洲勞工階層。根據評估,這些人當中約有一百萬人以上擠在這城市的臟腑。他們不能登記戶口,而少了戶籍證明就無法擁有與居民相同的社會保障、健康保險,或是幫孩子註冊入學等基本權利。卡在社會階層的底部,只迫切渴望能再往上爬個幾階。
「跟老鼠一樣住在地底的移工,他們的居住條件如同這類齧齒動物,只享有那麼點自然光,有時甚至沒有採光,生活環境相當潮溼。」北京大學社會系教授盧暉臨說道,
「這就是為何社會大眾會用『鼠族』來稱呼他們。但是人畢竟跟老鼠不一樣,在那等生活條件下,健康將遭受極大的危害,不但可能染上皮膚病,心理負擔也會相當重。根據統計,這些鼠族當中的許多人都有抑鬱傾向。此外他們還必須面對意外、承擔風險,包括火災、水災或是窒息,每年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地底。這群塞滿首都臟腑的移工,還有取得文憑後正在找工作的畢業青年,或是工作待遇極差的年輕人,他們的存在不算什麼危害,因為他們是北京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螺絲釘。
只不過,如果他們的工作地點在市中心,要找到一個還過得去的住所幾乎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民工都盼望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終有一日能夠住在地面上,但他們也意識到,薪資要是沒有增加,他們就不得不繼續留在暗無天日的洞裡。」
支撐商場的小精靈
每日每夜,和其他地方相比,這群在 China World 的「鼠族」更容易跟與日俱盛、重返榮耀、前景光明的中國夢擦肩而過,但這是他們無法觸及的夢。這場夢倘若破碎,他們就是首當其衝的一群,然而在這個極端貧富不均的國度(儘管當局一再宣揚共產主義者平均主義的美德),卻正是這套意識形態在支撐著他們。
每次只要我企圖與 China World 的阿姨搭話,都會換來一抹迷茫又恐懼的眼神。對另一個世界的好奇心誠然是有的,偏偏她們只在一種情況下可以與顧客互動,那就是為對方服務的時候。
「我不能跟您講話,」手裡拿著粗布拖把和水桶的年輕女子一邊說,一邊不安地加快腳步,「我不能,這裡到處都是攝影機,隨時有人在監視。這邊的管理非常嚴格,我們是不能偷懶的。」
※ 本文摘自《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