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ixabay

熬夜、緊盯螢幕?中醫師:最簡單養肝法,就是閉上眼睛

文/吳明珠

熬夜、睡眠不足,是很多人的通病,也很傷肝。
除了肝臟無法得到休息外,還得加班排毒運作,
碰上應酬熬夜的肝更慘,必須幫忙排解酒精。
這種爆肝的生活,是現代人的痛。

為了生活,打拚雖是應該的,卻也有應對方式。
只要平時有空就做好護肝養肝的生活方式,
就能像我熬夜忙碌卻不傷肝。

閉目休息

我常在工作空檔之餘,尤其是搭車或是錄影前梳化時,抓緊零碎時間就閉上眼睛,調理氣息。

肝主目,人的肝氣會從眼神中消耗掉,當肝太疲累時,眼睛會感到乾澀、模糊,或是充滿血絲。最簡單的養肝祕方就是閉上眼睛。

閉上眼睛除了不讓肝氣外洩,休息時,血會回流到肝臟,補充並調節肝氣,因此,閉目養神,就是幫肝補充精氣神。中午休息時間不用睡太久,小睡十分鐘就能感覺精神飽滿。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不論長短,隨時隨地,把握時間閉目,就能養肝。

按摩眼周

上班族整天盯著電腦看,我也是一樣,現在又再加上手機、平板電腦當道,人手一支,幾乎醒著的時間都在盯著螢幕划手機,對眼睛的傷害可說是愈來愈大。尤其長時間處於冷氣房、加上3C產品的輻射傷害,甚至近視族群配戴隱形眼鏡等,更容易讓眼睛疲勞。眼睛如此重要,千萬不可以讓它過於勞累。

眼睛和肝臟關係密切,有些人明明睡眠很充足,不熬夜不喝酒,眼睛卻使用過度,你以為是傷眼,其實,是傷肝行為,過度消耗肝氣。

我只要有空,就會按摩眼周的穴道,以手指頭輕輕的按揉眼部四周,可以加速眼周的血液循環,氣血通暢,放鬆肌肉,舒緩眼睛疲勞,好好休息,保留肝氣。

消除眼睛疲勞 四白穴

瞳孔下方約一寸的凹陷處,左右都有。將手指橫放於眼下,即可知道穴道的位置。

方法:除大姆指外的四根手指頭,在穴道處輕輕按壓,若能精準取得穴位,也可僅用一根手指按壓。

功效:四白穴是明目穴,可舒緩眼睛疲勞,防止黑眼圈、老花眼、近視、眼疾等,常使用3C產品的人,宜常按摩。

睡養肝覺

其實,睡眠的重點在於「睡得對」,而不是睡得多。睡眠不怕睡得少,一樣能把肝養得好。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是肝臟自我修復的時間,也是肝臟清理排毒的時刻,但人要在靜止躺平時,血才能回流到肝臟去養護。所以,只要在這段時間內,確實休息養生,做好養肝的功夫,其他時間自然能夠生龍活虎。

我如果覺得愈忙愈累,一定會睡養肝覺,晚上十一點前必定躺平,熟睡到凌晨三點再起床工作。睡養肝覺,勝過睡上白天一整天。

尤其是面臨考試、需要長時間念書的學生們,不要以為熬夜通宵讀書就會有好效果,其實,那段時間讀書的效果是事倍功半,無論是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會變差,反而早起讀書,理解力和記憶力都會更好。

敲打按摩肝經

如果手空閒著,我就會手握拳頭,敲敲大腿內側,由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都可,固定方向就好。也不一定要敲打,用手按摩也可以。大腿內側是肝經行經之處,藉著敲打按摩的過程,能幫助肝經的氣血通暢運行。打通氣血,對於肝臟維護助益很大。

天天笑嘻嘻

無論是生悶氣、暴怒,或是發脾氣等,都會損害肝臟。所以,雖然我是個急性子的人,做事像個急驚風,遇到事情時,很快就會處理,心中有什麼煩悶的事,也會在第一時間就放下,決不掛記在心頭。

我的朋友們都知道,吳明珠是直腸子,有話就直說,有事就快做完,其實煩惱失眠生氣又不能解決事情,乾脆睡個覺,醒來再好好處理。

吹口哨

中醫在看診時會看舌頭望診,舌尖屬心,舌尖兩邊屬肺,舌兩邊屬肝膽,舌根則屬腎,所以,當我們以吹口哨的嘴型,發出噓聲時,就能刺激到舌頭的肝膽位置,藉著發音吐出氣息的動作,達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如果不會吹口哨,只要以吹口哨的嘴型,發出噓聲或唱歌即可,試試看,當噓完後,都會有舒暢的感覺,這正是悶住的肝氣被疏解掉了。

多接觸綠色,多吃綠色食物

在中醫理論中,五色對入五臟,青色入肝、紅色入心、白色入肺、黃色入脾、黑色入腎。而在西方的顏色療法中,也認為綠色能夠舒緩緊張感,所以,在室內可以多種綠色的植物,經常觀賞可以舒緩緊繃的心情。

在我的生活環境中,綠色隨處可見,無論是家裡或是診所診間,都有綠色的植栽;吃的方面,每餐一定都有綠色蔬菜,像是菠菜、芹菜、芥蘭菜、A菜等,都是對於肝臟有幫助的蔬菜。

有空時也常往公園、有綠蔭的地方走,多看綠色的植物,對眼睛很好,當眼睛感覺到放鬆休息,也就對肝有幫助。

喝的補肝法

每天早上一起床,我一定先喝一杯溫開水,幫助腸胃開始活動,也幫助肝臟的氣血流通,溫開水對身體最有益。

多喝水能減少毒素,減輕肝臟負擔,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脂肪肝。我一天至少喝二千毫升的水或是茶。

如果覺得喝水很膩,也可以隨著心情喜好,改喝玫瑰花茶、菊花茶等,在茶中加上幾顆枸杞,早餐時吃燉煮銀耳甜湯,這些都對養肝十分有幫助。

至於酒類及含糖飲料,我則完全列為拒絕往來戶,這類飲品只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新陳代謝、身體的血氣循環。也建議大家,少喝飲料多喝水,肝臟才能變得更好。

放鬆心情:玫瑰解悶茶

>

  • 玫瑰有緩和情緒、補血氣、美顏護膚的功效,並且能夠調理肝,消除疲勞、改善體質。紅棗性暖,能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
  • 此飲數種材料相互搭配,解悶消鬱、行氣活血,是排毒養顏的好茶飲。

材料

玫瑰花5克、綠茶茶葉5克、紅棗5顆、枸杞10顆

作法

  1. 將所有材料洗淨,加入2000cc的水煮沸即可。
  2. 可視個人口味調整材料份量及水量。

男人補肝:冬瓜蛤蜊湯

  • 冬瓜能利水解熱,蛤蜊能護肝排毒,達到養肝修復的功效。
  • 若遇上非冬瓜生產季節,也可單煮薑絲蛤蜊湯,適合男人補肝排毒,又是低脂的湯品,對於男人十分有益,可以常吃。

材料

蛤蜊300克、冬瓜200克、薑片數片、水2000cc、鹽少許

作法

  1. 將蛤蜊浸水,加少許鹽,靜置二小時,讓蛤蜊的沙吐乾淨。
  2. 冬瓜去皮切小塊,放入水中,加入薑片,水滾後轉至小火,直到冬瓜軟爛為止。
  3. 開大火,並將蛤蜊放入湯中,滾沸後,等蛤蜊開口,即可加入鹽調味並熄火。

女人清肝:荷葉山楂去油茶

  • 山楂具有降脂去油作用,能幫助肝醣代謝。
  • 較胖的婦女通常伴隨有脂肪肝的問題,常飲此茶方,幫助消除體內脂肪,增進新陳代謝。
  • 孕婦禁服。

材料

荷葉10克、山楂20克、冰糖少許、水2000CC

作法

  1. 將荷葉和山楂洗淨後加入水中煮沸。
  2. 最後加入冰糖調味。

小孩養肝:豬肝雞蛋粥

  • 豬肝有補肝、名目、養血的功效,但肝的膽固醇較高,因此不適合高血脂、肥胖、高血壓等患者食用。
  • 雞蛋富含豐富的維生素,是成長時所需要的營養。

材料

豬肝30克,雞蛋2個,白米50克,鹽少許

作法

  1. 豬肝切小塊,汆燙後備用。
  2. 白米洗淨後加水熬煮到爛,再加入豬肝。
  3. 沸騰時加入雞蛋,再加入鹽調味即可。

老人補肝:栗子烏雞湯

  • 栗子被稱為「腎之果」,對於腎虛者具有改善作用,腎為生命之源,腎臟健康則長壽。故老人可以多食,補腎益氣。
  • 烏骨雞性味甘平,滋陰補陽,是食療最佳的肉類,有豐富的蛋白質,沒有脂肪負擔。

材料

栗子15顆、烏骨雞300克、枸杞10顆、薑片少許、鹽少許

作法

  1. 栗子剝殼後備用。
  2. 烏雞汆燙後備用。
  3. 將栗子放進烏雞肚中。
  4. 將做法3和枸杞、薑片放進燉鍋內,加滿水後燉煮,直到雞肉軟爛,最後加入鹽調味即可。

成長期、熬夜進補:海帶龍骨糙米粥

  • 豬龍骨具有豐富鈣質,脂肪少,健脾益氣。
  • 糙米具有豐富的B群及維生素,提高免疫功能,可以幫助人們消除沮喪煩悶的情緒,讓人充滿活力。糙米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加速腸蠕動,幫助膽固醇排出,減輕肝臟的負擔。
  • 熬夜或是成長中面臨考試的孩子,經常食用,可消除壓力及煩躁,也能補充能量與體力。
  • 調味越少越簡單,對肝臟的負擔愈少。

材料

海帶30公克、糙米100公克、豬龍骨300公克、水3000cc、鹽少許

作法

  1. 糙米淘洗乾淨,浸水二小時。
  2. 將豬龍骨切小塊,熱水汆燙。
  3. 海帶切小塊,洗淨,熱水汆燙。
  4. 將上述食材全部放進鍋中後加水,可依個人口感適量調整水量。放進電鍋中熬煮。

男女性福:牛蒡煨烏骨雞湯

  • 烏骨雞是食療最佳的肉類,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卻沒有脂肪的負擔。可以補肝腎氣,健脾益氣,滋陰補陽。
  • 牛蒡營養豐富,可和人蔘媲美,研究顯示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等作用,是非常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
  • 烏骨雞宜用文火陶甕慢燉,原汁原味,僅以少許鹽提味,有助營養吸收,少調味可降低肝腎負擔。

材料

烏骨雞一隻(300克)、牛蒡一支(請依雞隻大小調整)、水5000cc、鹽少許
作法

  1. 將烏骨雞洗淨、牛蒡洗淨去皮,切薄片。
  2. 將作法1材料放進陶甕,加水淹過食材,慢火燉煨。
  3. 煨湯作法可保留食材的養分,避免過度燉煮後養分被破壞。

※ 本文摘自《吳明珠教你養好肝》,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