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邊人已經成為你的壓力來源了嗎?
文/史丹・塔特金(Stan Tatkin)
想像你們家的管線配置出現滴漏狀況,而你已經超過三十年未曾仔細檢查過每月寄來的水費單據。現在,你才赫然看到單據上所顯示的數字,你被嚇得目瞪口呆。你竟然任由漏水狀況持續了那麼久,不只如此,想想看這些年來所流失和浪費掉的龐大水量……
現在,讓我們假設相同的測量狀況,也發生在你體內的能量消耗。想像你的壓力系統,從出生後的嬰兒時期至今,從不曾詳細檢查你究竟耗費了多少能量在適應人生各種壓力上?不僅止於此,還要再加上那些一次性使用、無法更新的能量,如此計算下來,所耗費的數量,肯定相當驚人。換句話說,這些能量,因為壓力,而一點一滴滲漏了一段長時間,一如那些從裂開的水管所流出去的水,再也無從回收。
你所收的那份整體消耗的壓力「清單」,正是布魯斯.麥克尤恩(Bruce McEwen)與其他科學家所說的「身體調適負荷」,那也是我們這一生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狀況所付出的代價。身體調適負荷,包括四大主要生理學系統:心血管系統、自身免疫系統、發炎系統與新陳代謝系統。如果我們長時間累積了沉重的身體調適負荷,那麼,我們的身體將在這四大系統之一或整個系統裡引發各種疾病,包括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與一種稱為纖維肌痛的慢性疼痛症狀。
我們與他者的關係,尤其是我們投入最多、最主要的關係,將大大影響我們的身體調適負荷,或減低負荷,或加強負荷。當然,也可以正負一同施力,至於何者勝出,最終仍要由你自己來決定。有些個體——譬如孤島型,當然也包括許多浪潮型——他們會為了追求獨善其身而寧可選擇放棄關係,放棄他們最主要的關係;因為對他們而言,投入一段親近關係所需要承受的壓力,實在太大。他們可能想要逃避壓力,但也同時逃避了親密感。其他人或許早已預備好要追求一段深度的關係,但最終卻落得傷痕累累,在婚姻或其他關係的連結中,飽受各種受虐、被棄或其他各種現實的折騰與磨難。他們在關係裡所承受的壓力,使他們深陷患病的危機之中。當然,也有人在親密關係裡重新找到充滿生命力、充沛與輕鬆自在的能量。
可以惱怒但不可威脅
我常告訴伴侶們,在他們的伴侶圈圈裡,他們可以或說或做些令人討厭的事,但千萬不要在言語行為上威脅他們的伴侶。有時候,臉上的笑意看起來是無比惱怒,但之後再一笑置之就好了。但威脅卻不然,威脅會嚴重削弱你的安全感。更何況,你對威脅的定義與認定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伴侶如何感受,一旦對方將你的行為舉止解讀為威脅,那你就有問題了。我們現在特別列出一些被認定為最典型的威脅行為:
♥暴怒
♥毆打或其他形式的暴力行為
♥威脅到婚姻關係的破壞或終結
♥威脅伴侶
♥威脅伴侶身邊重要的他者
♥堅持太久而堅決不願放手
♥拒絕修復關係,拒絕修正原來的錯誤
♥不告而別超過一或兩個小時
♥持續頑梗固執,對所犯的錯毫無悔意、不願道歉
♥慣性外遇或慣性的不正當行為
♥長時間將個人興趣優先置於兩人關係之上
♥對伴侶表露出鄙夷不屑(屈辱對方的言語,例如「你這個白痴笨蛋」等)
♥表露出對伴侶的反感與嫌棄(厭惡或排斥,例如「你讓我覺得噁心」等)
琳.卡茲(Lynn Katz)與約翰.高特曼曾經針對羞辱性言語對伴侶的傷害深入研究,他們發現這些負面的攻擊性語言不但使彼此的婚姻岌岌可危,也會對孩子的行為帶來破壞性的影響。高特曼甚至將這類羞辱配偶的言談,包括他所定義的嫌惡、輕視、貶損與冷嘲熱諷,列入導致離婚的重要前兆。
如果你的親密關係中開始出現以上這些狀況,那麼,你與伴侶一起生活已經造成張力與對彼此的威脅,最終,必然危及你們共同承諾要悉心守護的安全感。記得伴侶之間是互相連結的:夫唱婦隨,形影不離。因此,你若威脅對方或對方感覺被威脅,抑或角色對調,對你們彼此而言都不是好事。你必須要在你們的關係中,盡快除滅任何對彼此造成威脅的言談舉止。如果你發現自己無能為力而需要藉助心理諮商的外援,一如拉爾夫與羅萊恩的個案,請不要遲疑,盡速求助,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比投資在婚姻關係更有價值的事!
※ 本文摘自《大腦依戀障礙》,節錄〈幸福的人生:好的伴侶關係讓你身體更健康〉,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