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得創意枯竭?沖個澡,你會聽見靈感降落的聲音
文/史考特.巴瑞.考夫曼、卡洛琳.葛雷高爾;譯/蔡裴驊
我們知道淋浴令人放鬆,但它似乎也對心靈有更大的好處,支援創造性思考,進而引發未預期的洞見。由史考特與全球最大的蓮蓬頭供應商──德國漢斯格雅(Hansgrohe)合作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全球有百分之七十二的人表示,在淋浴時想出新的點子。事實也是如此,人們都說,他們在淋浴時,比工作時更有可能獲得新的深入見解!
困在辦公室的創意人都很清楚,你最好的點子通常不會是你坐在電腦前,努力要想出問題的解決之道,或整合出一個計畫時產生的──尤其是你已經在桌前坐了好幾個小時。但當你站起來去洗手間,或去附近散個步讓頭腦清醒一下時──就在你的注意力從手邊的工作轉移開時──所缺的那一環就在腦中跳了出來。多數時候,難以捉摸的「啊哈」時刻會出現在,你讓高度聚焦的心思稍事休息,並讓你的思維漫遊,不受批判思維拘束時。
浴室也確實是個培養皿──一個相對而言,沒有刺激且不會分神的地方,讓我們從其他的日常生活中轉換場景。淋浴把我們跟外在世界隔絕,因此,我們可以把全副精神都集中在我們的內在渴望、白日夢和記憶上──因此而提高了我們的頭腦想出創意的可能性。嶄新且意料之外的經驗能引發思維的積極轉換,無論這些經驗看來多麼微弱。想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也許你只需要離開沙發、跳進浴室──它可以讓你擺脫平常的認知,產生必要的距離,強迫你進入不同的觀點。
哈佛心理學家、《你的創意大腦》(Your Creative Brain)作者雪莉.卡爾森(Shelley H. Carson)指出,淋浴所提供的短暫注意力轉移,在涉及創造力時也是件好事。她解釋,短暫中斷與注意力分散,有助於極為重要的創意醞釀期。「換句話說,分神也許提供了,讓你脫離卡在無效解決辦法所需的休息時間。」卡爾森告訴《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他的創作生涯中,一直在運用這項技巧。這位作家兼導演說,他定期去沖澡以獲取靈感,有時站在水下將近一小時,以探索腦中出現的想法,並讓那些創造活力流動。
「淋浴時,隨著熱水沖下來,你把現實世界拋在身後,然後,事情往往就會顯露出來,」艾倫在二○一三年接受《君子》(Esquire)雜誌訪問時說:「它改變場景,除去障礙,讓在你努力寫作時,嚴重卡住你的想法能強力通過。」
但要得到一些創意的靈感,不一定非去浴室不可──找到你自己的蓮蓬頭,一個讓你自己的心靈自由漫步的空間──不管是到海邊散步、開車在鄉間兜風,或待在家中的閱讀角落。尼可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有很多傑出的點子,但最棒的其中一個──和交流電的構想一起出現的發明,是在一次遠離實驗室,悠閒散步時產生。特斯拉用他的手杖畫了一幅圖,向他的同伴解釋電流如何作用。對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2]來說,這樣的時刻是在她的車裡看著牛群時。她習慣一天的寫作時間只有三十分鐘,並且開車在農場到處逛,停下來看著不同的牛群,直到她找到最能啟發她靈感的牛為止。
註釋
[1]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電機工程師、物理學家,被視為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手,因設計交流電系統而廣為人知。他的多項電磁場相關專利與理論研究,是現代無線通訊與無線電的基礎。
[2]旅居法國的美國女作家,在巴黎創立有名的藝術沙龍。史坦的獨特寫作風格,影響了海明威等作家,她的作品摒棄標點使用規則,強調印象之作而非陳述。一九○七年,她在巴黎遇到她的同性伴侶愛麗絲.托克拉斯,一九二二年的作品《毛小姐與皮女士》中,「gay」一詞出現一百多次,被視為最早將「gay」一詞賦予同性戀含義的小說。
※ 本文摘自《我的混亂,我的自相矛盾,和我的無限創意》,原篇名為〈讓想法之流暢通〉,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