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拯救的誤解,以及「讓窮人自己說故事」 ——黃秀如談奧斯卡.路易士的《香吉士一家人》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1960年代,人類學家奧斯卡‧路易士多次前往拉丁美洲,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記錄一個國家和家庭的貧窮現狀,試圖找尋為何貧窮會成為一種代代相傳,無法擺脫的原因。

在當時錄音技術進步的協助下,墨西哥的香吉士一家人——父親老香吉士及四名子女,分別口述他們於窮困生活的全貎:討生活、匿逃、求愛、玩樂、受基本教育、受歧視、自我放棄,爭寵、互助⋯⋯

亦即,即使經濟條件與生活環境不佳,這群在底層求生的人,仍形成一種使日子前進,並有色彩的「窮人文化」,而那不是我們自認為是更高尚階層的人以表面的同情便得以臧否的。

領讀人左岸文化總編輯黃秀如直指核心表示:人類學的目的不是以社會學的角度提出藥方。

路易士博士呈現墨西哥香吉士一家人生活樣貌及其成員的生命歷程,也許是為了讓人們以更平等的方式理解,儘管是不同族群,但他們同樣是人,自有他們活著的樣子。

我們在他們活著的様子也能看出自身的鏡像,於此由衷產生尊重。

這是一部跨越時代的經典,鄭重推薦。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左岸文化總編輯黃秀如,為觀眾朋友領讀《香吉士一家人》。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