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舉手】心要有多大的傷口才能有多大的力量去建造一座橋?
文/松柔的長工
心要有多大的傷口才能有多大的力量去建造一座橋?
又或者應該說,這個家帶給克雷多少愛,讓他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試著找出口進而治癒了這個家每個人心裡的傷?
在書中讓我感覺最強大的是,潘妮與麥可給予孩子們的愛與包容,也因為這樣,才能讓五個未成年的孩子在面母親的死亡及離家出走的父親還能堅強面對。
縱使每個角色有些缺點存在,但不變的是,父母當初給予的愛讓他們在兄弟之間就算不用言語,就算用著常人無法想像的方式相處,一樣讓愛支撐著。
看完書後我很想問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他是否常常寫著寫著就流淚了?因為我看著看著就哭了,關於克雷的母親、五個未成年的男孩、克雷的愛情、家人的生病死亡⋯⋯等,總是讓我覺得沉重。
但在兄弟之間的相處、父親與兒子之間的和解與最後那段相聚的畫面⋯⋯又讓我覺得太美而笑著落淚。
《克雷的橋》雖然克雷真的去搭建了一座橋,但真正的橋就有如書中凱莉說的那樣,克雷才是那座橋。
因為「克雷」才能讓鄧巴家的男人們有了出口,才能重新面對母親死後的那段混亂且傷心的時間,也因為這座橋,讓克雷與父親、兄弟們的心能有離開傷口的癒合時間,這個家才能到最後又完整了起來。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總給這本書腦補了很多灑狗血劇情,但看完書後才發現,原來朱薩克筆下鄧巴家這種隨著世界變化、順著時間生活的日常所發生的種種,往心裡撞上的那塊悲傷與快樂更讓人久久無法散去,就有如一部由鋼琴彈奏著緩慢迷人旋律貫穿整齣劇的電影般,走出電影院後旋律與畫面依然在腦子裡迴盪。
故事的最後寫著「鄧巴家的男孩能做的事很多,但可以確定的是,他一定會回家。」
鄧巴家的男孩們長成了男人,各自有了一片天空,鄧巴家的寵物們也因為年事已高而離開,他們一樣讓愛充滿在他們之中,甚至延續到下一代,他們在經歷了許多的出走、離開,最後他們笑著扭纏在一團尋回了團聚。
我相信看到這邊每個人一定會微笑的闔上書。可不是嗎?「回家」也正是所有人正在走的路啊!
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傷,但如果現實生活中我們還無法原諒、和解與接納,那我們就先翻滾自我內心的糾結,看看別人的歷程吧,誠摯的推薦《克雷的橋》,希望我們在看著看著就流下淚之後能夠找到我們心裡回家的路!
本文作者背景:
離開職場專心照顧二個孩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