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E書】一群穿西裝的宅宅們湊在一起,開啟了某種奇幻的大門⋯⋯
文/犁客
1926年,英國牛津,三十四歲的托爾金認識了二十八歲的路易斯。
當時托爾金剛剛到牛津當老師一年左右,認識了一些和他一樣對詩、神祕小說、奇幻故事、北歐神話等等作品有興趣的同好,路易斯也是其中之一。托爾金已經寫了《哈比人歷險記》和《魔戒》的開頭(對,就是讓人讀起來相當索然無味、完全是夏爾及哈比人家族史設定的那個部分),不過都還沒有正式發表。
北歐神話曾經亡佚多年,重新建構的工程來源很大部分來自冰島記述英雄及神靈的史詩;托爾金創辦了一個叫「Coalbiters」的文學社團,邀請對冰島史詩有興趣的教授學者聚會,路易斯不懂冰島文,不過對神話頗有興趣,所以托爾金也請他一起來湊熱鬧。過了幾年,「Coalbiters」的活動逐漸冷卻,托爾金與路易斯另外組了一個非正式文學討論組織,叫「Inklings」。
「Inklings」沒有會員制,大家湊在一起會聊聊北歐神話、奇幻故事,以及朗誦自己的詩或小說。想要加入這個社團?方法很簡單,而且很主觀(或者說很任性)──你必須被托爾金或路易斯邀請。另一個未明言(也未經證實)的條件可能是──你必須是男性。傳說寫出「溫西爵爺」系列推理小說的著名作家桃樂西.榭爾絲有回現身「Inklings」聚會的酒吧,結果被「禮貌地請了出去」。
(有部分肯定和男性沙文主義有關,不過也有部分是,呃,你可以這麼想像:一群宅宅湊在一起展示自己的創作練習,互相吐嘈和互相取暖都沒問題,但實在沒臉讓妹子們看到這般光景。只是這群宅宅都穿西裝講英文就是了。)
雖然托爾金年紀比較大,對北歐神話、盧恩符號等等的研究也深,不過路易斯才是「Inklings」的真正核心。這個鬆散的團體週一上午的聚會地點在「老鷹與小孩酒吧」(傳說中榭爾絲就是跑到這裡來),而週四晚上的聚會地點,則是路易斯的研究室,穿西裝的宅宅們一面聊著神話,一面朗誦自己的創作,一面幫別人想點子,一面從別人的建議裡思考自己的爛習作還能怎麼補救。
不要小看宅宅們的聚會,因為這些意見交換真的有用。許多年後,《魔戒》第一部在1954年首度正式出版,托爾金在扉頁的題獻詞就是向「Inklings」致意,感謝成員們有耐心地聽過朗讀、表現出對故事的興趣,順便開玩笑說「我因此懷疑他們可敬的祖先當中可能有哈比人的血脈」。
而聚會的核心人物路易斯,寫出的則是「納尼亞傳奇」系列。
「納尼亞傳奇」系列曾經有不算成功的電影改編──這類故事其實幾乎都不是特效能搞定就能拍好的題材,但因為影響深遠,所以一直會有創作者或投資人想要改編它們,現在Netflix就買下了整套版權。不過,這個情況也說明了:如果讀原著,會更容易明白為什麼這個系列故事,會在那麼久的時間裡對那麼多人產生影響。
《獅子.女巫.魔衣櫥》。八十幾年前,路易斯為「納尼亞傳奇」系列寫下的第一個故事。電子書正式上市。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