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樂多小小一瓶的秘密,來自老人家與孩子們
文/李仁毅;繪/林桂琴
對於所有的小朋友而言,有幾個名詞擁有著神奇的魔力,像是「麥當勞」,或是「養樂多」。1964 年即引進台灣的養樂多,是伴隨著我們長大的商品,而其由來也相當地感人。

被人稱為「養樂多之父」的代田稔,在 1899 年出生於長野縣下伊那郡龍丘村,當地又被稱作伊那谷,四周群山環繞,地勢險惡不利耕作,因此許多的農家都相當貧困,常有老人家或小孩因營養不良,感染痢疾而殞命。年少的代田稔屢屢看到這般光景,實在無法忽視這悲慘的現實,心想自己能否做一些事,來拯救這些孩童?因此下定決心從醫。
1921 年,代田稔進入京都大學醫學部就讀,開始研究微生物,當時日本的衛生環境還很糟糕,人們很容易感染痢疾與傷寒等傳染病,代田稔研究之後,認為「疾病的原因來自病菌,一旦感染之後就很麻煩,要如何預防感染,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發展出預防醫學。此外他也體認到「人體透過腸道來吸收營養,而病原菌的感染源也是腸道,如果腸道健康的話,人自然也會健康」,從而提出了「健腸長壽」的主張。
代田稔在眾多的菌種之中,尋找能夠承受胃液膽汁的高耐酸菌種,而在 1930 年成功地發現「干酪乳酸菌代田株」,這就是今日俗稱的「養樂多菌」,同年他也取得博士學位。1935 年,他成立「代田保護菌研究所」,開始生產販售乳酸菌飲料,並在 1938 年,將商標登錄為「Yakult」。這個名字的來源十分特別,出自在 1887 年由波蘭人柴門霍夫(Ludwik Lejzer Zamenhof)所發明的「世界語」中「優格」字詞「jahurto」,這也象徵著代田稔希望把養樂多推廣到全世界的意志。
代田稔不忘初衷,希望貧苦的人也能享有健康,因此訂下經營標語「只用一張明信片或一根香菸的價錢,就能買得到養樂多」,即便當時有許多的大藥廠,希望以極高的價格買下養樂多的獨佔權利,代田稔也不為所動。
一瓶養樂多之所以會做得這麼小,主要就是為了讓老人家與小朋友們也能喝得完,至於我們今天熟悉的養樂多塑膠瓶,則是誕生於 1968 年,由名設計師劍持勇所設計,獨特的造型成為養樂多的視覺符號,並於 2010 年登錄為立體商標。代田稔於1982 年逝世,但他所遺留下來的「代田主義」精神:「預防醫學」、「健腸長壽」、「所有人都買得起的價格」,至今仍為養樂多公司所信奉。
※ 本文摘自《原來如此!日本經典品牌誕生物語》,原篇名為〈養樂多 Yakult──仁心仁術的醫學博士,將健康帶給全世界〉,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