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萊普頓是神」
文/臥斧
1991 年三月,艾瑞克.克萊普頓四歲的兒子從五十三樓的公寓窗戶墜落,撞向鄰近一棟四十層樓的建築屋頂,當場殞命。半年多前,克萊普頓的經理與兩名巡迴演出的管理人員,死於一場直升機事故。為了讓自己撐過身邊接連而來的意外事件,克萊普頓埋首工作,替電影《迷途枷鎖》(Rush)譜寫歌曲,將自責以及對兒子的懷念,寫成片中插曲〈淚灑天堂〉(Tears In Heaven)。
《迷途枷鎖》沒有得到太好的商業成績,倒是隔年克萊普頓在《MTV 不插電》(MTV Unplugged)現場演出的空心吉他版〈淚灑天堂〉讓人一聽難忘;這張現場錄音專輯發行後,成為全美最暢銷的不插電演唱專輯,還讓克萊普頓在那年拿下六座葛萊美獎(Grammy Award)。
克萊普頓能寫能唱,但最動人的,還是他的吉他技巧:克萊普頓是目前唯一三度入選「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的樂手,2003 年《滾石雜誌》評選史上最佳百大吉他手時,克萊普頓名列第二,僅次於神級人物吉米.罕醉克斯—雖然對搖滾迷而言,罕醉克斯大約是個永遠難以超越的傳奇,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克萊普頓的技巧已經超凡入聖,事實上,在克萊普頓彈著電吉他展露頭角的六零年代,英國街頭就常見到一句塗鴉,「克萊普頓是神」(Clapton Is God)。
吉他技巧驚人的克萊普頓有時也會跨刀幫別的樂手伴奏;這些由克萊普頓伴奏的曲子裡頭,令人印象最深的有兩首,巧的是,這兩首歌也都與電影有關。
一首是菲爾.柯林斯(Phil Collins)創作演唱、克萊普頓擔任主吉他手的作品〈我希望下一場雨〉(I Wish It Would Rain Down)。這首曲子的 MV 是一支八分多鐘的黑白短片,場景設定在一個三零年代的戲院,戲院裡的導演正在抱怨預演的舞者既不會跳舞也不會唱歌,舞臺上一名伴奏樂手開口道:比利(Billy)曾在一個樂團裡當鼓手,他很會唱歌。於是導演要比利試唱,比利開始唱起〈我希望下一場雨〉,在歌曲中,他化身成數部三、四零年代電影的主角,MV 裡會看到當年的巨星以及這些電影的片段。MV 裡的比利由柯林斯飾演,而那個向導演推薦比利的樂手,就是克萊普頓。
另一首則是 1992 年電影《致命武器3》(Lethal Weapon 3)的主題曲〈那可能是我〉(It’s Probably Me)。
〈那可能是我〉由史汀(Sting)、克萊普頓及麥可.凱曼(Michael Kamen)共同創作,錄製時則由史汀擔任主唱、克萊普頓彈吉他,由凱曼彈鋼琴,並找來中音薩克斯風好手大衛.山朋(David Sanborn)加入吹奏。
《致命武器》系列電影第一集當中,由梅爾.吉勃遜飾演的主角馬汀.瑞格(Martin Riggs)自毀傾向很明顯,劇情也有些比較黑暗的部分,第二集完全轉型成動作喜劇之後大受歡迎,第三集也延續喜劇主調,講述瑞格與羅傑.墨陶(Roger Murtaugh,Danny Glover 飾演)這對洛城警探搭檔的緝凶辦案故事。雖然電影當中有不少笑鬧橋段,但為電影譜寫的〈那可能是我〉並不是輕佻歡快的大調歌曲,而是一首帶著淡淡憂鬱的小調,歌詞聚焦在友情的某種無以名狀,頗能符合電影裡瑞格和墨陶之間的狀況。
克萊普頓簡單地刷出前奏,幾個小節之後,史汀的聲音響起:「夜變冷了,星變黯了/在冷冷的地面,你抱緊自己/你在清晨醒來,裹著件陌生外套/看不到任何人/你問自己:誰會照看我?誰會是我唯一的朋友?/這很難說出口,我不想說出口/但那人可能是我。」
〈那可能是我〉一曲,如此開始。
史汀接著唱道,「你的腹中空乏,饑餓如斯真實/而你驕傲得不願行乞,笨拙得無法偷盜/你在城裡梭巡,想找一個朋友/看不到任何人/你問自己:誰會照看我?有沒有一個孤獨的聲音能開口讓我自由?/我不想說出口,我不想說出口/但那人可能是我。」
早先以為歌詞裡唱的是「我必須說出口」(I have to say it),後來才發現其實是「我不想說出口」(I hate to say it),一字之差,巧妙地扭轉了關於「友情」這東西的樣貌—明明對方不見得是個好人、是個值得幫助的人,或者有時自己根本已經自身難保,但當自己認為對方是個朋友,理智上再怎麼不願,仍可能不由自主地伸出援手。
一如副歌歌詞唱的,「你不是我認識的人裡最好相處的/我們也很難對彼此毫無隱瞞/有人會說我早該讓你自生自滅,反正你只會讓我難過/但如果有個人,只有這個人/願意放下自己的人生為你而死/我不想說出口,我不想說出口/但那人可能是我。」
總覺得創作這首歌時,史汀、克萊普頓和凱曼或許想起了《致命武器2》當中一個尷尬、好笑、緊張又感人的橋段:墨陶坐在馬桶上廁所,突然發現馬桶下被安置了炸彈,拆彈小組做了必要處置後,瑞格不願離去,坐在浴缸邊緣陪著墨陶;墨陶想要道謝卻說不出口,瑞格看著朋友,點點頭說,「我懂,我懂。」
面對友情,男人有時是很軟弱的—看看《水滸傳》裡那些豪爽的漢子每回與朋友道別時都要「灑淚拜別」就知道了—但交朋友並不是只有喝酒吃肉,要能在朋友有麻煩時,就算知道可能賠上自己的命還願意出手幫忙,那麼在面對友情的軟軟時刻,這人也就是個硬漢了。
※ 本文摘自《硬漢有時軟軟的》,原篇名為〈什麼都不用說,就為朋友撐到最後〉,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