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身為健身教練的好友告訴我,別把運動想得太「偉大」

文/金雅緣;譯/鄭筱穎

去年年底和姐妹們聚會時,我曾信誓旦旦地誇下海口宣告──

「我決定從明年開始運動!」

本以為大家會替我加油鼓掌歡呼,沒想到換來的卻是一陣揶揄。

「少來了,妳去年不也說今年要開始運動嗎?」

一時之間害我尷尬地說不出話來。每年訂定年度目標時,都在心裡下定決心說:「明年一定要開始運動。」是真的很想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但無奈卻抽不出時間運動。並不是拿沒時間當藉口搪塞,還沒懷孕前,我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去練瑜珈,也會去健身房運動。因為平常喜歡散步,下班後也經常從公司走路回家。但生完孩子後,因為沒人幫忙照顧孩子沒辦法去運動,再加上重返職場後,更是找不出時間運動。

參加聚會中的某個姐妹剛好是健身教練。

「這次是真的要開始運動了嗎?」她問。

「沒錯!」

「那妳今天回家不要搭電梯了,走樓梯上去吧!」

走樓梯上去?有沒有搞錯?我家在十九樓耶!雖然我沒回話,但不情願的表情全寫在臉上,她似乎也察覺到我表情的變化。

「運動不是口號,不是喊著說要從哪一天開始才要運動,而是直接身體力行。」

「運動」在字典裡的定義是:「鍛鍊身體或促進健康體適能的身體活動。」但我心裡所想像的運動畫面,是要去健身房跑步流汗,才稱得上是運動。但身為健身教練的好友卻告訴我,不要把運動想得太「偉大」,只要平時有空稍微活動一下身體,都算是在運動。

像是盡量走樓梯不搭電梯也是一種方法,每天早晚固定爬十分鐘樓梯,跟在健身房做有氧運動的效果是一樣的。公司樓梯間的牆壁上也貼了一張海報,上面寫著「每天從一樓爬到二十二樓,可延長三十五分鐘的壽命。」

從那天起,我開始按照她的建議,多爬樓梯盡量不搭電梯、手扶梯。從上班搭地鐵出站的那一刻開始,從地下三樓起不搭手扶梯,而是改走旁邊的樓梯。到了公司後,我們部門位在十二樓,也一樣不搭電梯爬樓梯。上洗手間時,也會刻意爬樓梯到十九樓的洗手間;平均每天至少會上三至四次的洗手間,來回要爬七層樓的階梯,也算是一種運動的方式。

等地鐵或刷牙、洗碗時,需要一段時間固定站著的時候,會抽空做踮腳尖的運動;坐在椅子上時,也會把雙腳併攏抬起雙腿,做一些類似像這樣的辦公室輕運動。
某天,在辦公室洗手間看到學姐正在做深蹲動作。

「學姐,妳在幹麼?」

她沒有停下來,邊做邊回我。

「我在運動啊!目標一天做三十下深蹲動作,所以一有空就做一下!」

真是個好方法呀!比起設定「一天運動三十分鐘」的目標,像這樣設定「一天做三十下深蹲」、「一天做二十下弓步蹲」具體目標,相對來說比較有可能做到。

不要把運動視為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而是要把運動當成是一種日常生活習慣。因為如果不這麼做,很容易就會忘記運動,甚至會找藉口推託。把運動變成習慣,自然而然就會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臨床心理學家羅伯特.毛雷爾(Robert Maurer)博士曾說過,當媽媽們處於疲勞轟炸狀態或是情緒焦躁不安時,會對運動產生排斥感。媽媽們的心裡面會認為:「拜託!我每天照顧孩子都已經夠忙了,連好好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哪來的時間運動?」但毛雷爾博士他認為媽媽們之所以不想運動,並不是因為忙碌沒時間,而是因為「杏仁核(Amygdala)」作祟。

當規律的日常生活發生變化時,大腦杏仁核會喚起負面記憶,進而產生恐懼的情緒。因此,要脫離熟悉穩定的舒適圈或是嘗試新鮮事物時,大腦杏仁核就會第一個跳出來阻擋,這也是為什麼習慣不容易改變的原因之一。

因此,毛雷爾博士認為,如果不想被杏仁核綁架,建議先從改變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開始做起。例如:從每天早上起床後站在跑步機上或坐著的小習慣開始改變,比起下定決心每天早上跑跑步機三十分鐘,會來得更有成效。久而久之,可能哪天就會很自然地踏上跑步機開始跑步也說不定。

我們很容易會忘記自己所設定的目標,但如果真的怕自己忘記,也可以運用一些「小撇步」來幫助自己記憶。像是如果下定決心每天要用牙線,就可以把牙線放在牙刷旁邊,這樣刷牙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記得。運動也是一樣,每天去洗手間時做深蹲,或是換衣服時做伸展運動,像這樣把兩件有關聯的事情串在一起,就比較不會忘記,有助於落實運動計畫。

像我的「小撇步」就是智慧型手環。雖然下定決心要爬樓梯,然而說歸說,卻時常忘記,等到發現時自己已經待在電梯裡或正在搭手扶梯。

「啊!對耶!我怎麼給忘了?不是說要爬樓梯嗎?」

經常都是等事後才想起來。

但戴上智慧型手環後,它會提醒我每天的運動量,隨時隨地告知我今天的運動量一共多少、運動時間比昨天少還是多。坐在辦公室裡,每小時如果沒有站起來稍微活動一下,手環也會提醒我。我還設定了深呼吸鬧鐘,提醒自己深呼吸完要運動。每次想偷懶放棄時,會想起健身教練的那句話:「運動是積少成多的。」

※ 本文摘自《媽媽不只是媽媽》,原篇名為〈沒時間運動?其實只是不想而已〉,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