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想讓自己好過,就要捨棄「沒必要告知原因」的天真想法

文/大嶋信賴;譯/伊之文

因為無法拒絕而吃虧的人有個特徵,就是總是太顧慮別人的感受。他們會心想:「啊,他現在正忙著工作。」「他手上的工作太多了。」體察並顧慮著別人的心情。

除此之外,這類人還有另一個特徵,那就是「不會把無法答應的原因確實告訴對方」。

其實他們自己也覺得應該要好好向對方說明拒絕的原因,可是真正到了關鍵時刻,解釋起來卻很笨拙,然後就在沒有明確告知原因的情況下,再次無法拒絕。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生性膽怯或不擅長解釋,而是因為他們以為對方跟自己一樣會顧慮別人的心情,所以覺得沒必要告知原因。他們以為對方應該知道自己工作很忙,所以當對方來委託時,他們會覺得「你為什麼要提出這種要求」、「你明明知道我很忙」,困惑和怒氣一口氣湧上來,讓腦中一片空白,變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對方完全不了解自己的狀況就不會湧現怒氣。一旦誤以為對方知道,怒氣就會一口氣達到巔峰,讓腦中變得一片空白。這時候,你要抱著「對方並不了解」的想法,好好向對方傳達無法答應的原因,然後就會發現:「什麼嘛,原來要說 NO 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啊!」

對家人也不要抱持「對方應該了解」的想法

一位女士的丈夫對她說「幫我寫健康檢查申請表」,並把文件交給她。她心想:「為什麼是我來做啊?」腦中變得一片空白,只冷漠反問:「啥?」結果丈夫挖苦地說:「妳那是什麼反應?不想寫就算了。反正哪天我生病了,妳也無所謂吧!」她想反駁自己不是那個意思,但還是只說「好,我幫你寫」,感到非常不痛快。

「咦?等一下!」這時,她突然想到,丈夫或許並不像她想的這麼了解她,心情就輕鬆了點,並告訴丈夫:「我不是不想幫你填寫,而是因為我今天必須帶孩子去上鋼琴課,準備抹布讓孩子帶去補習班跟學校,並且做好所有讓他明天去上學的準備工作。除此之外,我還要打掃、洗衣服、準備晚餐,還得做明天的便當。與其由我來寫,不如由你來寫還比較快,所以我才會請你自己寫。只是這樣而已。」結果,她丈夫低喃著說:「那麼辛苦喔……」接著又不負責任地說:「那不要讓孩子學鋼琴了。」

儘管如此,這位女士還是不氣餒。她想著「這個人真的不懂」,就問丈夫:「當初是孩子說想學才讓他去學的,可以這樣隨隨便便就停掉嗎?」丈夫才小聲地說:「不行吧?」在她回了一句「是吧?」之後,丈夫就拿出文件,開始寫了起來。一邊寫還一邊偷瞄她做飯的樣子,低喃著:「原來妳這麼辛苦啊……」看到這一幕,她覺得丈夫有點可愛。

在夫妻和親子關係之中,人們更會覺得「對方應該了解」,所以一旦發現對方其實並不了解,就會瞬間氣到語塞,說不出無法答應的原因。這是因為,人們心裡隱約期待對方也了解自己為什麼會無法把拒絕的原因說出來。但是,只要捨棄這種「對方應該了解」的想法,就能夠確實告知無法答應的原因,實在很不可思議。

※ 本文摘自《我可以不計較,但你不能理所當然》,原篇名為〈明確告知「不答應的原因」並拒絕〉,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