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火車事故,帶來意想不到的冒險旅程
文/林玫伶
這是一本描寫死後世界的故事,雖說「未知生,焉知死」,但人們對於死亡在畏懼之外仍充滿好奇,世界各地文化有種種傳說,不論死後來的是牛頭馬面還是慈愛的神明,通往彼岸的是奈何橋還是幽暗的隧道……,都代表我們對另一個未知世界的無限想像。
但本書又不只描寫死後世界。故事中有兩位主角,一個是在現實生活中處處不順的女孩——荻倫,她正準備逃離充滿嘲弄與嘮叨的日常,準備搭火車去和五歲時就分離的陌生父親相會,也許,在那兒會有展開新生活的可能。
另一位是以引渡靈魂為職責的崔斯坦,他日復一日、波瀾不興的工作,當他接到即將有「新靈魂」的訊息時,他會盡責的到達,等待,然後保護他/她前往該去的彼岸。
一場火車事故讓荻倫遇見了崔斯坦,或者說,是崔斯坦等待著荻倫的到來。接著,他倆展開了一趟驚險的旅程,無盡的荒原、不停的上坡、瘋狂的惡靈、驚心動魄的追逃……,最後終能橫渡黏稠的大湖,到達靈魂的新家。
這段過程,是故事令人玩味的部份。
有別於華人文化的想像,靈魂脫離身體後,雖然不渴不餓,但也不是無羈無絆的輕盈自在,仍然要歷經九死一生的考驗,日落後隨時可能遭惡鬼吞噬,必須竭盡所能、努力奮戰,才能脫離險境。而且,荒原也好、惡靈也罷,甚至天氣陰晴、路況崎嶇或平坦,都與當事者的心境有關,換言之,他們所面臨的環境,竟然都是心靈的映照。充滿象徵與寓意的旅程,值得讀者細細體會。
崔斯坦在路程中保護荻倫,獲得荻倫的傾心以待;荻倫忘卻自身的不幸反而關懷崔斯坦,讓已經帶領不計其數靈魂的崔斯坦,因她的真誠砰然心動,第一次覺得自己不被當成「工具人」(套句流行語說)。
然而,路程總有終點。當抵達目的地的同時,也是二人不得不分手的時候。崔斯坦完成任務,折返荒原;荻倫到達「新家」,告別人世。
荻倫不甘心這樣的結果,「生、死、愛——你會選哪一個?」
她對崔斯坦的渴望,讓她毅然決然重返地獄般的荒原尋找愛。如書中所言,這是一場豪賭。
來時路,崔斯坦以他多年的引渡經驗,稱職的扮演擺渡人的角色。
回時路,荻倫的善良、堅強與勇敢,引導崔斯坦與她同行,大無畏的有如崔斯坦的擺渡人。
顯然,他們選擇了「愛」。
因為愛,生死相伴;因為愛,打破理所當然;因為愛,他們彼此獲得救贖。
原來,這本書寫的不只是死亡,還有超越死亡的、愛的巨大能量。
本文介紹:
《擺渡人》。本書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譯者/周惠玲;出版社/遠流出版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 《修煉I:動物精的祕密》
- 《殺戒1:刈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