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瑞士,弄丟鑰匙得付台幣三萬元?
文/陳雅惠
依據瑞士統計局的資料,二○一三年高達百分之六十三.五的居民為房屋承租者[1]。我永遠記得剛移居瑞士時,先生給我鑰匙的情景。他說:「拿去。這把鑰匙可以開啟公寓大門、儲藏室門和我們家門。」我聽了大為震驚,對這樣神奇小物的功能感到難以置信,還向他再三確認:「確定鄰居的鑰匙開不了我們家的門?」想當然爾,鄰居的鑰匙可以打開公共大門和「他們家」的門,但不能開啟我們家的門。
以前在台北租屋,房東給我三把鑰匙,一把為公共大門專用,另外兩把可以開啟住家的兩個門鎖。其中一把銅棒鑰匙幾乎跟小指一樣粗,沉甸甸的,攜帶極為不便。某次,我在日本機場接受安全檢查,安檢人員透過 X 光掃描機發現我的手提包有可疑物品。他們依照程序打開手提包檢查,最後竟然摸出那把銅棒鑰匙,讓我哭笑不得。在瑞士,一把鑰匙可以開啟公寓的公共區域和自家大門,不用隨身攜帶一大串,多了份便利。
在台灣,通常打一把鑰匙僅需幾十塊錢,不用過問身分,還可以無限量複製。一般來說,瑞士的公寓鑰匙不得私下複製,而且也拷貝不來。不少現代的瑞士門鎖系統由卡巴(Kaba)公司製造。這家成立於一八六二年,總部位在瑞士的安防設備公司,以製作精密的鎖芯與鑰匙聞名,其鑰匙特色為呈扁平狀,匙身無齒,取而代之的是不規則的圓形凹紋[2]。尤其,各個 Kaba 20 和 Kaba star 系列的門鎖系統擁有登記號碼,鑰匙更採用防拷貝的專利設計。基本上,如果想複製鑰匙,得向Kaba 公司證明身分[3][4]。
在台灣,假使公寓出入口的鑰匙掉了,大家的直覺反應就是再打一把,較少擔心居家安全。在瑞士,假使遺失公寓鑰匙,不是重新打一把或換個鎖可以解決的。因為新型鑰匙的使用範圍通常涵蓋公共區域,所以顧慮公寓居民的安全,房東會更換整棟公寓或整個社區的門鎖。當然,冒失的承租者必須負責換鎖的費用,而且代價高昂,大約一千瑞郎(台幣三萬元左右)。假使你住在戶數多的大型社區,損失更為慘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承租者毋須全額付費。門鎖的壽命大約三十年,而承租者僅需負擔折舊後的部分。另外,私人責任險的投保者有可能獲得保金[5]。依照規定,房客搬離公寓時,得把所有鑰匙歸還房東。我的妹夫搬家時,便發現缺了一把備用鑰匙。慶幸,他投保了責任險,所以只要支付兩百瑞郎的賠償金,保住了荷包。
因應市場需求,瑞士出現了「找鑰匙」的生意。例如,瑞士郵局提供了 KeyFinder的貼心服務。民眾可以花費三十瑞郎購買印有編碼的鑰匙圈(效期五年),將其繫於鑰匙。假使鑰匙遺失了,拾獲者可以就近把它丟入郵筒,郵差見著了會轉交予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再依據鎖圈的編碼找出失主的資料,直接寄送到家(郵資自費 14 瑞郎)。
另外,easyfind 整合了境內的失物招領中心,例如:瑞士國鐵、蘇黎世公共運輸網和各大機場等,提供中央失物招領的服務。民眾可以在官網訂購印有編碼的吊牌、貼紙或鑰匙圈等,黏貼或繫於物品。假使鑰匙隨著 easyfind 的專屬編碼遺失,當好心人士尋獲送至失物招領中心時,服務人員便可以循線找到失主,以電話簡訊或電郵通知。

我妹和台灣朋友 J 不是 easyfind 和 KeyFinder 的使用者,曾經丟掉鑰匙。遺失鑰匙的當下,她們著急地快哭出來了。然而,她們不死心,花了好幾個小時,沿著活動範圍做地毯式搜尋。我妹在半路看見洗街清潔車,以為鑰匙被清走,情緒幾乎崩潰。聽她們描述背負一千瑞郎壓力的尋物歷程,我也覺得好感傷。慶幸,最後她們都找到了。我現在天天以生命保護我的鑰匙。無論如何,在瑞士千萬不要丟鑰匙,鑰匙掉了會讓你覺得要死掉了!
註釋
[1] Problemzone Kollektiv-Waschküche – Nachbarschaftskonflikte sind Programm 在瑞士,公用洗衣間常引發爭端,房地產入口網站Homegate針對洗衣問題做了一系列調查。
[2] 瑞士的發明 1931 年 Fritz Schori 發明了 Kaba 鎖芯。
[3] kaba 20 kaba 20 門鎖系統的產品介紹。
[4] kaba star kaba star 門鎖系統的產品介紹。
[5] Hausschlüssel verloren – wer zahlt das neue Schloss? 在瑞士,如果房客遺失公寓鑰匙,必須負責整棟樓或整個社區的換鎖費用。然而,承租者僅需負擔門鎖折舊後的部分,私人責任險投保者也可能獲得保金。
※ 本文摘自《瑞士不簡單》,原篇名為〈丟鑰匙得賠新台幣三萬元〉,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