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想解決快時尚浪費,她教起人們穿搭,成為衣櫥醫生

文/楊宗翰(《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作者)

剛認識庭荷的時候,她剛從澳洲回來,還是個懵懵懂懂卻充滿傻勁的大學生,正在思索著接下來的人生該往哪走。她很想推廣環境友善的生活,卻不太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麼。

不久之後,這女孩背著大背包隻身一人搭便車前往台北,在背包客棧裡面打工換宿,然後還在門口成立了一個免費商店。

「用得到就拿過來,用不到就帶走。這不是以物易物。」在店門口的三層櫃旁,幾條用麥克筆寫下的遊戲規則,讓人們在拿東西放東西之前,可以稍微理解一下。

對我來說,免費商店是一個給閒置物品重獲新生的機會,我喜歡人們帶著各式各樣神奇的東西,來到免費商店分享,也喜歡看人們在免費商店發現需要的東西時,臉上那開心驚喜的表情。

而在舉辦免費商店的同時,庭荷也漸漸發現自己的特質。免費商店裡衣服的比例實在是太高了,她收到大量品質很好卻沒有人要的衣服。為了幫這些沒人疼惜的衣物找到好歸宿,她開始幫免費商店裡來自四面八方的衣物們重新做搭配,原本一般人駕馭不了的紫色內搭褲,被她搭上了帽子、圍巾和鞋子以後,那些原本都是別人不要的衣物,竟瞬間變得非常吸引人,感覺一開始就該被這麼搭配成套。

庭荷對著來逛免費商店的女生們,分享一件又一件待領養的衣服,協助她們分析這些衣服該如何搭配。當人們開心地收下那些免費衣物時,庭荷微笑的眼神中閃爍清晰的光芒,她很確定,女孩們把衣服帶走後,已經知道該如何使用那些衣服,也就不會再被閒置了。

之後,庭荷開始學習如何整理、收納,到客戶家中打掃、刷馬桶,她上了好多好多的整理課程,服務許多許多客戶,然後不知不覺地,她真的成為衣櫥醫生,開始協助人們去面對一個又一個空間爆滿、卻永遠不夠用的衣櫥。

「我覺得啊,教人們穿搭,也許是一個可以解決快時尚資源浪費的好方法。」

記得庭荷第一次跟我提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疑惑地看著她,將頭歪了三十度角,完全聽不懂她在說什麼。畢竟,我是一個完全跟時尚絕緣的人,我身上所穿的一切,幾乎都是從免費商店來的,衣服來自台北「免廢市集」,褲子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免費商店,鞋子則是從阿爾巴尼亞的背包客棧撿來的。對我來說,衣服就只是很功能性的保暖跟舒適,有什麼我就穿什麼。

但其實,庭荷真的看到了我一直以來都看不見、也處理不了的問題。

多數台灣人根本不缺衣服,但大多數人仍覺得自己的衣櫥裡,永遠少了那麼一件,說實在的,免費商店也許可以減少一些人對於新衣服的消費,但就算可以從免費商店裡找到各式各樣的衣服,也解決不了現代人覺得衣服永遠不夠的心理層面問題。

許多衣服被浪費的真正原因是,大部分人並不清楚真正喜歡的自己,到底會是什麼模樣。為了要成為一個滿意的自己,許多人花了許多錢,購買各式各樣的衣物,希望能夠成為想像中的樣子,卻仍不滿意,而他們想到的解方,就是再買更多的衣服。

整理、收納當然重要,不過庭荷現在將重點放在解決更源頭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帶著她的客戶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樣子,然後捨棄那些其實並不適合自己的衣服。

這樣一來,衣服變少了,整理跟收納當然也就容易多了;在此同時,人們也比較不會再因為苦惱不知道要穿什麼,而盲目消費,或是胡亂添購新衣。

雖然庭荷早已從免費商店畢業,但如今成為衣櫥醫生的她,卻用另外一種方式,避免人們買下更多原本會被浪費的衣服,持續走在心中那條友善環境的道路上。

※ 本文摘自《衣櫥醫生,帶你走入對的人生》推薦序,原篇名為〈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樣子,從根源解決快時尚資源浪費〉,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