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夢想樂園裡的獸醫,卻難以守護自己
文/ 陳凌
對一個喜歡動物的人來說,在動物醫院工作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確實,很多時刻我的工作確實就像夢想樂園一般,充滿鮮明歡快的色彩。
親切和藹的飼主,在路邊撿來好可愛的小狗,決定收編,被帶來醫院進行身體檢查、打預防針;小小的腳掌,茸茸的毛皮,對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快樂地廝咬與探索,即使被獸醫師輕輕抱起,牠們也毫無畏懼,甚至無憂地在診檯上打滾、翻肚……在打針的時候,也只是發出了「嗚嗚」的哭聲,一切結束之後,才不過十秒,小狗又快樂地搖著尾巴翹高屁股,邀請身邊所有的人類一起玩樂。
啊,如果每天的工作內容都是如此,獸醫師的自殺率應該就不會一直居高不下了吧?
也許很難想像,生活在夢想樂園裡的獸醫師,是一個高自殺率的行業,然而,歐美有許多研究都已經指出,獸醫師的自殺率是一般民眾的三至四倍。究竟,夢想樂園裡隱藏著什麼看不到的陰暗面,使得獸醫師有高於常人的罹患憂鬱症與自殺風險?
事實上,這繽紛夢想樂園的陰影,比一般人想像的更深沉,更沒有盡頭。
「我今天好累唷……」
有天,我的室友一臉疲倦地走進家門,以暮氣沉沉的口氣對我抱怨著;那天從一早我就感覺她今天不太順利,傳給她的訊息通通石沉大海,不讀不回,看著她當下打雷閃電的表情,我趕忙關心道:
「怎麼了?」
「今天早上手術拔牙的動物死了……牠本來都好好的……但是……唉,早知道就不要建議牠洗牙了,但我就擔心牠不處理牙齒,吃得不好,瘦得很快呀!」
「飼主還好嗎?」
「一直哭呀,因為他們也沒想到會變這樣,雖然是很信任我的飼主,所以沒有不理性的情緒,也沒有責怪我,但真的好痛苦唷。然後,下午又來了兩三個 case,都是奄奄一息,血檢 X 光都很可怕的那種,然後醫療費用太貴了,飼主想拚也沒有辦法,只好……」
「只好送牠走?」
「對啊。」她臉上寫著滿滿的痛苦,停了一會兒才又接著說:「而且我們助理小光,下午的時候突然哭了你知道嗎……我從來沒看過她哭耶!她說今天第一次看到這個品種,然後牠就死了……我也好想哭呀!一天死這麼多動物,真的好煩呀!」
「唉,沒辦法呀,真是辛苦你了……」
倒了兩杯酒,一杯遞給她,一杯留給自己,乾下去,敬獸醫師日常。
我相信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辛酸苦楚,只是動物醫療這個行業,一旦打卡上班,就如同上了一班脫軌的雲霄飛車,永遠無法預料下一刻的心情是降是升;前一秒也許在接生,下一秒又要急救,上午在幫可愛的小貓小狗打疫苗,晚上則親手送走病重難治的動物……動物的生老病死,飼主的喜怒哀樂,濃縮成我們的日常苦酒。
反差劇烈的例行工作,需要強大的支持系統來幫助穩定,如果獸醫師本人沒有什麼能夠談心的對象,無法像我與室友這樣交流,那一整天的陰霾就會積累在心頭,一天又一天,漸漸地便很可能積累成難以化解的沉重負擔了。
動物的生命週期通常是短暫的,動物的疾病表現常常是沉默的,以致醫療介入時往往已經藥石罔效;同時,獸醫也不像人醫分科仔細,每位獸醫除了家醫科目,其他大小疾病也得略通略懂,了解檢傷分類與轉診的藝術,才能幫助更多動物,也因此,我們常接觸到末期疾病,亦無可避免會有直面死亡的時刻。
當死亡就像是一個不能擺脫的老朋友,三不五時就會到訪,該如何形容箇中滋味?從一開始急救的時候雙腳發軟、兩手發抖,逐漸地可以鎮定指揮,要身邊的人一起配合工作,甚至還能在過程中開幾句玩笑,大概就是獸醫師經歷洗禮的證明吧?雖然如此,一天之內如此貼近命運之眼,親身參與生死交界,有時還是讓人不適。
※ 本文摘自《我們都要好好的:無人知曉的獸醫現場》,原篇名為〈獸醫的自殺率為什麼這麼高〉,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