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在家上班,時間管理成課題,加班費又該怎麼算?

文/權自強

除非有工作上很急迫的事,或是約好了要和客戶開會員工卻沒出現,否則我從來都不會去檢查員工的行蹤,甚至任何時間我打電話給員工時,頭一句話一定是問他:

「現在方不方便講話?」

說不定他正在看電影或是出遊到一半被我打擾,豈不是興緻都被破壞了?

有些公司對於給予員工自由這件事,最多只願意給半套而已,充其量就是上下班不用打卡,但幾點進公司,還是要自發性的做滿八小時才能回家,如果你做不滿工時想提早落跑,就得擔心會不會有同事告狀?或是因為偷懶被主管盯上?

不論如何還是有一種隱隱約約被監督的不自由感。

給員工半套或全套自由,基本上是全然不同的思維。老闆必需先徹底砍掉自己大腦裡固有的上班型式看法,才有可能去嚐試一套全新從來沒想過的做法。

員工進辦公室上班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完成工作?

還是為了給老闆或主管看到?

在家上班也有加班費!

在家裡上班,和當SOHO族很像,感到最吃虧的一點,應該就是政府宣佈放颱風假時一點感覺也沒有吧!

傳統的上班族,每次颱風快來了,就會開始祈禱可以放個颱風假,尤其是如果放了假卻風平浪靜時,真的會很有賺到的感覺。

但對於本來就在家裡上班的人來說,人事行政局的停止上班上課這件事就只能當耳邊風了,除非那天剛好和客戶約開會,還得趕快取消另約時間,徒然造成雙方困擾,真是一點也沒有快樂的心情。

尤其因為我們的工作性質是做網路行銷,遇到大風大雨無法出門的颱風天,其實才是上網的高峰,更應該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來辦活動才是。

我也很想和所有同事說:你們颱風天就跟著放一天假什麼事都不用做好了

但我們的客戶可不會這樣想,每天該貼的文章、該辦的活動,只要網路沒斷線,實在沒什麼理由暫停一天。就像是廣播電台的主持人,或是新聞台的記者,通常遇到颱風天都還是得要風雨無阻的上班。

話說回來,大家可能會很好奇,對於一個人人都在家上班的公司來說,我們究竟要怎麼管理放假這件事情呢?我們公司的員工到底有沒有周休二日或是年假呢?

理論上,對於一個講究絕對責任制的公司,周休二日其實是有點不大適用的,我通常是只看大家工作的進度,從來不會去管你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在工作上?

所以工作的時間每個人可以自行調配。

例如利用周末假日先把未來一周的工作準備好,讓平時可以減少一些工作負擔,甚至可以錯開大家的放假時間出去玩耍、看電影,這才是聰明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除非這位員工是單身一族,或是另一半也在我們公司上班,否則總還是要多少配合另一半的作息,不能周末假日全都在工作。

也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溝通,我們還是儘量和客戶說明上班時間是以平日周一∼五為主,除非有很重要的事,否則周六日大家還是要休息的。

例假日也是如此,因為事先說在前頭,客戶通常都可以接受。

所以,只有平時工作忙不完的人(咦,這不是所有人嗎?),才需要周六假日上班。身為一個老闆,我只能儘量做到的是,除非有緊急事件,否則我是不會在例假日打電話或傳Line聯絡交代工作的。

不僅如此,如果公司剛好有實體活動在六日舉行,同事必須前來支援,我還會按工作時數另外再給予加班費!

雲端工作,其實更依賴人的信任

對員工來說,很多費用他們要自己為公司先代墊,相信公司之後一定會還給他們;對公司來說,有許多款項其實都是員工說了算,會計並不會查核的那麼嚴格。

甚至很多時候即使沒有單據,只要有填代墊費用,我會相信人性本善,就還是會請會計轉錢給同仁。

我們公司對代墊費用的定義是很廣泛的,如果同仁自己去外面找了有興趣的課程來進修,或報名參加了什麼研討會的費用,只要有先和我報備過,幾乎都可以填入代墊費用裡。

再舉例來說,如果有同事說她每月1000元的家用電話費裡,有500元是講公事,所以要報公帳,我就會撥款給她。當然,有

些同事比較細心,會把電話費明細印出來,勾選出講公事的部份,再加總費用,這樣當然是更加清楚,但就算沒印出明細,我也不會強求。

只要你敢填,我就敢給。

除了代墊費用外,和行政比較有關聯的,應該就是加班工時表以及請休假表。

你猜的沒錯,這些表格都是由員工自己上去填寫的,而且幾乎不用提出什麼證明。不過,我們公司是責任制,平時很難定義如何算是加班?但如果是例假日外出開會,或是幫忙公司實體活動,都可以算是加班,月底一樣會支付加班費。

至於請休假的部份,也因為是責任制,同仁是不需要請病假或事假的,只要工作完成即可,唯一要請的只有「年休假」,必須要在線上表格裡記錄自己休了幾天假,並且自己找到代理人,這樣我們才曉得每個人還有幾天年休假可以放。

※ 本文摘自《我們辦公室沒有人!》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