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只看亞拉岡揮劍和勒苟拉斯拉弓太可惜了啊
Photo Credit: Pixabay

【一週E書】只看亞拉岡揮劍和勒苟拉斯拉弓太可惜了啊

文/犁客

說起托爾金,國內多數讀者的印象可能來自「魔戒三部曲」,再是《哈比人歷險記》。尤其是「魔戒三部曲」。新世紀伊始,連續三年每年播一集、前兩集都差一點點就滿三小時、第三集很乾脆地超過三個半小時(後來的加長版DVD更可怕)的電影讓人潮擠爆各大戲院,如果你是讀過更早譯本的識貨讀者(那個版本的第一集譯成《魔戒團》),看到那個盛況搞不好會以為奇幻文學是台灣讀者的最愛。

不過說實話,讀完「魔戒三部曲」原作的,肯定比看完加起來快要十小時(加長版超過十小時)電影版的要少很多。

倒不是要談什麼大家比較喜歡看電影不喜歡讀書,或者電影聲光效果較華麗讀書較能激發想像力之類,讓我們面對現實狀況──翻開「魔戒三部曲」小說第一集,你真的會馬上覺得「哇這故事超有吸引力的啦我一定要徹夜不眠讀完它」嗎?

大多數人應該不會。不是因為小說不好看,而是這部小說的一開始花了大量篇幅在談哈比人的背景設定:他們住在哪裡、有哪些地形地貌、天氣如何、因為這些地理及氣候所以發展出什麼耕作模式、他們有什麼習慣、什麼特質、喜歡幹嘛、不喜歡幹嘛、哪家的那個和這家的這個結婚了然後搬到什麼地方去所以用了什麼姓氏、哪個家族發展到後來出現什麼特色,吧啦吧啦,吧啦吧啦──什麼,你記得故事一開始就是灰袍巫師甘道夫去找比爾博和佛羅多?那是電影演的,在小說裡你要讀到這段情節,得先讀完前面那一百頁哈比人社區發展史。

如果你是設定控或考據控,那一大段你會讀得很開心,因為那幾乎是創作者大剌剌地告訴你自己怎麼思考那個架空世界;如果你很想讀佛羅多和山姆的惺惺相惜(嗯),那一大段就會讓你不大耐煩。

不過,如果你耐著性子讀完,你會發現:「魔戒三部曲」之所以厲害,不單是精靈和半獸人打來打去的情節,而在精細、龐大的設定,讓那個架空世界的一切變得堅實可信。只是在故事開始的時候,托爾金迫不及待想讓讀者好好理解設定所以寫得那一大篇,反而可能讓很多讀者覺得很頭痛。

(而且這些設定根本也只講了故事需要的一小部分)

或許這是因為當年托爾金寫完較偏青少年色調的《哈比人歷險記》之後、想要創作更宏大「魔戒三部曲」時,亟欲將自己腦中的想像放進故事的緣故。但想要理解設定,最好的做法是透過故事,托爾金在構思「中土世界」時,連帶想過很多神話歷史,而這些結構不像「魔戒三部曲」那麼複雜巨大的短篇故事,不但讀來輕巧,帶著西方神話(或童話)那種有趣任性的寓意,同時也與「中土世界」的漫長歷史設定相互扣接。

你可以在《精靈寶鑽》裡讀到這些故事,《托爾金奇幻小說集》也有一部分故事與「中土世界」有關。在這些相關作品裡,最特別的或許是《貝倫與露西恩》,這個故事可以說是「中土世界」最早的一個故事,而且發源自托爾金自己的愛情故事,托爾金翻來覆去寫過一大堆版本,有的是長詩有的是筆記,有的有寫完有的寫到一半就擱在那裡,直到2017年才由托爾金的兒子克里斯托弗整理成《貝倫與露西恩》出版,書裡除了托爾金寫的部分,克里斯托弗也記述了自己整理及編輯的經過。

對奇幻文學或者托爾金的「中土世界」有興趣的話,這幾本作品是很合適的入門選擇和很珍貴的補充資料。托爾金幾乎憑一己之力建立了一般民族要花無數年月及人力才會搭構出來的神話體系,倘若你覺得「魔戒三部曲」的電影很有趣,那麼只看亞拉岡揮劍和勒苟拉斯拉弓就太可惜了啊。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延伸閱讀:

  1. 那種「正常」其實很恐怖
  2. 簡直討打。不,他簡直找死。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