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罰球時,踢哪個方位最可能進球?
文/李維特、杜伯納;譯/許恬寧
想像一下你是足球員,一位非常優秀的足球員,你帶領國家隊即將奪得世界盃(World Cup)冠軍,只要你現在能夠踢進一顆罰球。機率站在你這邊:頂尖足球員的罰球成功率,大約是七五%。
你把球放在白色罰球線上,觀眾正在吶喊。球門就在十二碼外,那個寬八碼、高八尺的地方。守門員凝視著你。一旦球從你腳下飛出去,將以時速八○英里前進。以那樣的速度,守門員不能好整以暇待在原地,等著看你從哪個角度進球。他必須猜一個方向,讓自己的身體撲向那裡。如果他猜錯,你成功的機率將提高到九○%左右。
最好的進球,是球以充足力道被踢進球門角落。如果是那個位置,守門員即使猜對,也無法救下那一球。然而,那樣的進球容許不了多少失誤範圍,只要稍微踢歪一點,球就會完全落不到球門。所以,你可能不想挑壓力那麼大的位置,改而瞄準稍微偏離角落的位置;雖然那樣一來,如果守門員猜對,他攔下球的機率比較高。
此外,你也必須選擇要踢左邊的角落,還是要踢右邊的角落。如果你和大部分的球員一樣慣用右腳,那麼左邊是你的「強邊」,選擇踢那邊的話,你會更有力、更準確。不過,守門員當然也知道這點,那就是為什麼五七%的時間,守門員會撲到踢球者的左邊,只有四一%的時間會撲到右邊的原因。
所以,你站在那裡,觀眾聲嘶力竭,你心跳過速,準備踢進改變一生的一球。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你的身上,你的國家正在祈禱。如果罰球進了,你的名字將青史流芳。如果你失敗了,嗯,最好還是不要去想那件事。
選項在你的腦海裡打轉——強邊,還是弱邊?要強行踢角落,還是採取安全策略?以前罰球時,你是否碰過這個守門員?如果碰過,之前你瞄準哪裡?他往哪裡撲?你想著這些事的時候,也在想守門員正在想什麼,甚至可能在想守門員在猜你正在想什麼。
你知道成為英雄的機率,大約是七五%——還滿不錯的比率。但如果可以提高那個數字,不是很好嗎?會不會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思考這個問題?要是你可以智取敵手,想出一個超越常規的選項?你知道守門員正在思考「右邊,還是左邊?左邊,還是右邊?」但如果……如果……如果你不踢右邊,也不踢左邊呢?如果你做全世界最愚蠢的事,把球踢向球門正中央?
是的,那就是守門員現在站的地方,但你很確定你大腳一踢,他就會離開那個位置。不要忘了數據是怎麼說的:五七%的時間,守門員會撲到左邊;四一%的時間會撲到右邊。也就是說,在一百次裡,他們只有兩次會待在中間。一個已經跳起來的守門員,當然還是可能守住瞄準中間的球,但那樣的機率有多高?要是知道所有踢向球門中央的罰球進球率就好了!
好吧,我們剛好有那個數據:踢向中間的罰球,雖然實際上就像聽起來那樣冒險,但相較於瞄準球門角落的罰球,成功機率多了七個百分點。
你願意冒這個險嗎?
假設你願意。你小碎步跑向球,左腳立好,右腳預備,球飛了出去。你立刻被震天價響的「進——了——!」聲響包圍。你被蜂擁而上的高興隊友壓住,群眾欣喜若狂,那一刻將永遠流傳。你這輩子剩下的人生,都會是一場歡樂的盛大派對;你的孩子將成為強壯、成功、仁慈的人。恭喜!
不過,瞄準球門中央的罰球,成功機率遠遠高出許多,卻只有一七%的踢球瞄準那裡。為什麼這麼少?
一個原因是乍看之下,瞄準中間似乎是很糟糕的點子。直接把球踢向守門員?好像不合常理嘛!明顯有悖常識,但靠著注射病菌讓人們免疫的點子,聽起來也是如此。
此外,罰球者還擁有的一項優勢是「捉摸不定」:守門員不知道他會瞄準哪裡。如果踢球的人每次都做一樣的事,成功率將直線下降;如果他們開始更常瞄準中間,守門員也會跟著改變策略。
踢球者通常不會瞄準中間,特別是像世界盃這種高賭注的球賽。原因除了前述兩點以外,還牽涉到第三個重要的理由;不過,沒有一個心智正常的球員會承認這點:他們害怕丟臉。
再次想像一下,你是那個即將罰球的足球員。在這個最千鈞一髮的時刻,你真正的行為誘因是什麼?答案似乎很明顯:你想得分,想替你的隊伍贏得比賽。如果真是那樣,那麼統計數據明白指出,你應該把球踢向球門正中央。然而,贏得比賽是你最真實的誘因嗎?
假設你現在站在球的前面,心裡頭剛決定要瞄準中間,但等一下:萬一守門員「沒有」往旁邊撲怎麼辦?萬一為了某種原因,他待在原地,而你直接把球踢到他的肚子上,他連動都不用動,就救了他的國家!你看起來會有多可悲?這下好了,換成守門員變成英雄,你則必須全家搬到國外,以免被暗殺。
所以,你重新考慮了一下。
你想:還是採取傳統策略好了!還是踢角落吧。如果守門員猜對了、攔下球,嗯,雖然你還有「更勇敢」的做法,但踢角落已經是很英勇的努力。不,你不會成為英雄,但也不用逃到國外。
如果你遵從這個自私的誘因,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聲,不做可能會變成蠢事的舉動,你比較可能選擇踢角落。如果你遵從為全體利益考量的誘因,也就是試著替國家贏得這場比賽,雖然得冒著讓自己看起來很愚蠢的風險,你會選擇踢往球門中間。
有時,選擇正中央,是人生最勇敢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