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驗勝過一切,但多數情況下,經驗教導我們,教得不是很好
文/瑪莉亞.柯妮可娃;譯/魯宓
在生活的各種決定中尋求運氣與控制的平衡,是我努力多年想要掌握的。小時候,我可能擁有了最棒的運氣:我父母離開了蘇聯,為我打開了充滿機會的世界。青少年時,我在學業上使出渾身解數,成為我家在美國上大學的第一代。成年後,我想要弄清楚我的處境究竟有多少是自己造成或命運使然?就像很多前人,我想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多少是我可以居功,或只是愚蠢的運氣。
我用我所知道最好的方式來尋求答案。我上了研究所、提出問題、想出一些研究。我想知道,我們究竟有多少時候掌管了一切?在運氣為主的情況下,自以為掌管一切對於決策有何影響?當人們處於不確定、情資不完整的情況時,會如何反應?
在五年的時間中,我在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研究,找了數千人來玩一種虛擬的股市遊戲。時間壓力下,他們必須「投資」特定金額──自己的錢。他們的投資績效直接成為即將獲得的酬勞。投資範圍很大,從一美元到七十五美元──用來選擇投資兩種股票之一或債券,如此進行數百次。債券的收益總是很安全,但金額總是很少,事實上就是一美元。股票則模擬了股市中的實際股票模式:可能賺到更多錢,一次多達十美元;但也可能是輸家,按一次滑鼠就讓自己獲利少了十美元。每一回合的遊戲,兩支股票(有創意地名為A與B)被隨機分為「好」或「壞」。選到好股票,就有二分之一的機會賺十元,四分之一機會不賺錢,四分之一機會賠十元。選到壞股票,獲利機會跌到四分之一,賠錢機會增加到二分之一。我感興趣的是:人們做選擇時會用什麼策略,多快知道哪一支股票是好的?(優化投資策略可讓人快速被好股票吸引,因為整體獲利會較高,儘管偶爾賠錢)。
我所看到的完全出乎我的預期。一而再,再而三,人們會高估自己對於情況的控制程度,而且是聰明人,在許多方面很傑出的人。他們應該更了解狀況,但他們不僅很早就決定要如何區分自己的投資,也會根據極有限的情資來決定哪支股票是好的,並堅持已見,就算他們已經開始賠錢。相對於運氣,他們越是高估自己的技術,就越少聆聽環境想要告訴他們的,做出的決定就越糟:參與者會越來越不可能轉而選擇好股票,而是會對壞股票加倍投資,或完全轉向債券,因為他們以為自己很懂,而不理會任何相反的徵兆。
尤其是在真實股市中,當贏家變成輸家或反過來時,更是如此。換言之,覺得握有控制的幻想會阻止真實的控制出現,於是做決定的品質很快就會衰退。他們會照過去的做法或過去的決定,而無法了解情況已經改變,過去的成功策略已不再管用。人們看不到世界想要告訴他們的訊息,因為那不是他們想聽到的。他們喜歡繼續當環境的主宰,當環境比他們知道得更多,就一點都不好了。
這裡有個無情的真相:我們人類總是覺得自己掌握穩固的控制,其實我們是被運氣的規則所操弄。
我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但解答是什麼?要如何實際運用理論知識來做出更好的選擇?這是個困難的問題,主要原因之一是:運氣與技術之間的公式核心是機率。
我們腦部有一個基本的弱點,就是不太能理解機率。統計數字完全是反直覺的:我們的腦部在演化上就是無法理解不確定的本質。在我們原始的環境中沒有數字或計算,只有個人經驗與道聽塗說。我們沒有學會處理抽象的訊息,例如:老虎在這個區域非常罕見,只有二%的機會碰上一隻,被攻擊的機會更低;我們卻學會用強烈的情緒來對應,例如:昨晚這裡有一隻老虎,看起來好可怕。
數千年後,這個弱點依然存在,名為「描述與經驗的差距」(Description-Experience Gap, D-E Gap)。許多研究發現,人們無法理解數字規則,做決定時是根據「內心感覺」「直覺」或「覺得是對的」,而不是根據已知的訊息。我們需要訓練自己用機率來看世界。但就算是如此,我們也時常忽略數字,而看重自己的經驗。我們相信自己想要看到的,而不是研究所發現的。例如最近很多人都會想到的:災難預防。
你如何準備應付颶風、洪水、地震等極端氣候,因為地球暖化而愈發平常?你需要擔心核子戰爭或恐怖攻擊嗎?有一些統計數字可以幫助你知道自己是否需要特別的居家保險,或是否可以在某些地方買房子,也有機率圖表說明,相對於洗澡時滑倒而致命或傷殘,你遭受恐怖攻擊的風險有多高。
但心理學家一再發現:就算是提供了所有的圖表,也不會改變人們對風險的認知或後來的決定。什麼會改變他們的想法?親身去經歷,或認識經歷過的人。例如,當珊迪颶風來襲時,如果你在紐約市,將來就可能會買洪災保險;如果你不在,則可能會投資海灘別墅,雖然數字顯示你的海灘可能不會存在很久,你的別墅也可能會跟著一起消失。如果你經歷過九一一事件,你對恐怖攻擊的擔憂會大幅暴增。在所有情況下,人們的反應都不會配合統計數字。紐約市不是每一幢房子都需要洪災保險,但你會過度反應,因為你有過惡劣的經驗;海灘別墅是很糟糕的長期投資,但你反應遲緩,因為統計數字沒有影響到你;你在洗澡時滑倒的機率要比遭遇恐怖攻擊大多了,但可以試試看說服別人這個事實,尤其是有朋友死於世貿大樓的人。
我們的經驗勝過一切,但大多數情況下,那些經驗都很偏頗:經驗教導我們,但教得不是很好。這就是為什麼在日常決定中,非常難以區分運氣與技術,這需要統計數字,而這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因此我找到了撲克:在正確的使用下,經驗可以成為有力的盟友,幫助我們了解機率。這種經驗不能是一次性的突發事件,必須是系統化的學習過程,例如牌桌上的環境。正確的系統化學習過程可以讓你把運氣與其他東西抽離開來,這是不管如何計算數字或研究理論都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