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媽媽教爬牆、煮泡麵,從不要求我要有「女孩子的樣子」

文/瞿欣怡

有個任性的媽媽,難免有些痛苦,比如,不斷被放鴿子。但也會有些好處,比如,自由。

我媽媽是水瓶座,最討厭規矩,也受不了我們被拘束。從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會餵我吃冰淇淋,我氣管弱腸胃更弱,常常吃著吃著就發燒拉肚子,被送去醫院。奶奶為此氣了很久,媽媽卻依然我行我素。

別人家禁止看漫畫,說會學壞,我媽大大方方在漫畫租書店放一筆錢,隨便我們看。我跟弟弟最喜歡看《妙手小廚師》,有天晚上看了漫畫之後,好想吃壽司,兩個人在媽媽床上吵鬧,媽媽突然站起來說:「我炸雞腿給你們吃好了!」

同學家禁止的泡麵,在我們家更是大大方方地吃,而且是媽媽煮給你吃。小時候最常吃的是味王原汁牛肉麵。媽媽煮泡麵也很浮誇,不光打蛋、還要放青菜、丸子,搞得好大一碗。表姊妹來玩,見到我們堂而皇之吃泡麵,又驚訝又羨慕。

媽媽不只在家裡煮泡麵,還會帶好吃的泡麵去奶奶家,熱情地煮給大家吃,奶奶心裡不樂意,卻又被泡麵的香氣熏昏了,吃得唏哩呼嚕。泡麵真的很療癒啊!

滿漢全席牛肉麵上市之後,媽媽迷上它的大塊牛肉與澎湃口感,家裡總是會備著。我初到台北念大學時,常常覺得很孤單,陽明山的冬日又濕又冷,我窩在又小又貴的校外宿舍,就著死白桌燈,撕開一碗滿漢全席,麵團放好、打個雞蛋、淋上熱水,用牛肉調理包壓著紙蓋,等三分鐘,就是一頓輝煌的宵夜,吃得又暖又飽才好睡覺。

我曾經很受不了媽媽的任性,她太自我,太享樂主義了,而且她總是「沒個樣子」,穿拖鞋喜歡拖地而行,啪嗒啪嗒,上海人家出身的奶奶老是罵:「那個碧霞!人還沒到,拖鞋聲就到了!」

我小時候很喜歡爬牆,坐在矮牆上晃著兩隻腳,胡亂唱歌。奶奶遠看以為是哪家的野孩子,近看發現是我,氣得罵:「誰教你爬牆的!」我不好意思地笑:「媽媽。」

因為有這樣逸出常軌的媽媽,我才能有如此自由的人生。她從來不要求我要有「女孩子的樣子」,反而會質疑:「為什麼女孩子就不可以?」她甚至幫我推開大門,叫我去玩,放我去飛。

我在婦女新知基金會當董事時,會訊都寄回媽媽家,有天,媽媽拿下老花眼鏡,很嚴肅地跟我說:「我覺得你們太溫和了!講這麼多道理有什麼用!嘖!」同婚運動受挫時,我在家哭哭啼啼,媽媽很有氣魄地說:「怕什麼!不准哭!罵回去啊!下次我去幫你罵!」

我曾經很受不了她的任性與張狂,如今想想,有這樣的媽媽挺不賴,至少我學會:「被欺負不要只會哭,要罵回去!」

※ 本文摘自《吃飽睡飽,人生不怕》,原篇名為〈滿漢全席加顆蛋〉,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