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作弊比不過全世界,依舊是地位與背景說了算
文/白色豆腐蛋糕
2017年上映的泰國電影《模犯生》徹底展現「小題大作」的精彩典範,將4個主角的考試作弊體驗,拉抬成有如諜報鬥智電影的刺激體驗,看著小琳、阿班、葛瑞絲以及阿派等人一次又一次合作完成任務,身為年輕學生的他們,要提前迎戰整個不公平的世界,展現許多神乎其技的作弊招數。
隔沒幾年,《模犯生》的小說版才正式出版,搭配今年的影集版,再度掀起「作弊」熱潮,擁有極高智商的小琳、阿派如何透過幫人作弊賺錢,從一開始的橡皮擦、音符,到後來的跨國連線,都十足讓人大開眼界,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卻也更能體會他們的悲哀。
小說版更能洞察在現今資本主義社會底下,窮困與富裕,逐漸轉化成在社會安身立命的關鍵,而非單純的善良與邪惡。好與壞,該由誰來定義。
小琳在小說版《模犯生》戲份更多,尤其是與爸爸相處的戲份,我們能看到她為慈愛善良的父親爭取權利,個性正義且急躁的她,不希望看到爸爸被欺負,她為貧困生活所苦,所做的一切都為了籌錢進入更好的學校,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未來。
阿班同樣也是貧窮,與小琳相異的地方,便是他的性格較為軟弱、真誠,在這個紛擾的世道,這是小琳喜歡上阿班的原因,他們一樣貧窮,一樣想要在社會出人頭地,但這個社會不給他們機會。
如果小琳、阿班的成功途徑是為他人作弊所鋪成,是可以的嗎?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作弊不過是小奸小惡,但《模犯生》卻硬是有辦法將「作弊」提升到組織性犯罪,讓小琳、阿班在天真年輕的外表下,成功瞞騙所有大人,打破成年人的社會規範,雖然最後還是功敗垂成。
對的,功敗垂成,當初的電影版《模犯生》,在結局的經營上,或多或少讓影迷大失所望,包括對於阿班的黑化,再加上小琳的自首,彷彿顯得過於刻意,但是小說版卻經營了這一切。
由於在細節上能夠有更多補綴,我們能看到阿班歷經千辛萬苦,仍被欺負,被毆打,他為了要讓最愛的母親可以擺脫洗衣的貧窮生活,最終作出這樣的決定,而他甚至傷害了小琳,才讓小琳發現眼前的阿班早就不是她所愛的單純大男孩,早就是另一個人。
這個社會很崩壞,這個世界很糟,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要跟他們一樣。
《模犯生》小說版絕對會讓影迷喜愛,我們可看到阿班、小琳之間的曖昧,小琳與葛瑞絲的患難友情,再搭配阿派看似驕縱魯莽,卻又不時流露柔軟面,他們在這本小說裡面,活得更像是個人,像是在你我身邊,天賦異稟,卻又無比真實的人,他們透過智慧以及信念去完成這些極限任務,無論贏了或是輸了,他們都確實締造許多不可能,這也是《模犯生》這個故事如此激勵人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