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敏感人與完美主義者,不一定會劃上等號
文/武田友紀;譯/呂盈璇
「工作上要求效率與速度,我真的辦不到……」
二十歲的A如是說,她目前在法式餐廳打工。
當自己的微笑博得客人讚賞:「妳的笑容真棒!」或親切的服務得到客人的真心感謝時,總讓A覺得好開心。一方面,與客人間的溫暖交流讓 A 感覺工作很有意義,但看著同事工作時的模樣卻讓她內心好掙扎。「每次看同事排餐具都讓我心驚膽跳,他們竟然把水杯擺在那種地方,萬一客人手肘撞到水杯摔在地上怎麼辦?如果多考慮一點後面可能的狀況,盤子稍微往右邊擺一點不是比較好嗎?為什麼大家做事可以那麼隨便啊?我真的不懂欸……」
逐一考慮客戶使用的方便性及安全性再將餐具擺好,跟一下子就把餐具擺完閃人的同事一比,速度就是比較慢,這讓A非常焦慮。
「我把狀況跟前輩反映,結果前輩卻告訴我:『真要做這麼細,工作就做不完嘍!』『沒關係啦,妳不必想這麼多』。不過,我卻怎麼樣都無法採取跟同事一樣的危險擺法……這算完美主義嗎?」
「高敏人」與「完美主義者」不一樣
我常聽到像 A 這種「無論如何就是無法什麼都不想、『隨便』做做就好」的煩惱。但實際上,高敏人並非凡事都想「做到完美」或「堅持一點小事都不放過」。
高敏人會自動從客人談話的熱烈程度、身體與手揮動的範圍、椅子的位置等他人完全不會留意到的微小訊息以拼湊資訊,模擬出「玻璃杯如果放在這個位置,儘管現在沒什麼影響,但過不了一會兒若客人聊得很盡興,手肘可能就會碰撞到杯子」的狀況。
鈍感人草率工作的行徑,看在凡事謹慎預設未來的高敏人眼裡,如同看著他們全速奔跑在滿是陷阱的草原上,根本就是自殺行為!
高敏人的感受力超強,所以總能輕易偵測出未來潛藏的危險,或預見可能的重工情況,並且一發現風險便會設法預防。鈍感人獲取的資訊量少是因為他們的感受程度不及高敏人,光從表面看自然認為「太仔細」、「太在意」等同於完美主義。
這種機制分析起來其實相當簡單。高敏人的確有較他人更注重細節的傾向,但絕非出於想凡事盡善盡美,他們的心態是「既然發現了就想辦法應付」或「積極做好風險管理」,而這與完美主義完全是兩回事。
※ 本文摘自《高敏人的職場放鬆課》,原篇名為〈難道是我太細膩了嗎?〉,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