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齡夫妻的旅行,比起趕行程,太太的心情更重要吧?
文/黑川伊保子;譯/劉格安
前幾天搭新幹線出差,結果車上除了我,其他全都是旅客。
外出旅遊的人是很聒噪的。看樣子,大概會吵到無法工作,也無法閉目養神。原本打算在東京到名古屋的車程間校完一本書的我,內心頓時感到很沮喪。
然而,一直到過了新橫濱,車廂內依然一片寂靜。我詫異地抬起頭,才發現所有座位都坐著六、七十歲的夫妻。即使先生偶爾開口說話,太太也只是興味索然地簡短應答,聊也聊不起來。多虧如此,我的工作進行地非常順利。
不過我還是暗自感到佩服,這些夫妻真是聰明的旅伴啊。夫妻到了這個年紀,出門旅行講愈多話愈容易雞同鴨講。以最低限度的交談默默相伴,才是最佳策略。
「富士山真美啊。」、「就是說啊。」同車約三十對氣質高雅的夫妻,其樂融融地欣賞著輪廓清晰的富士山,我要下新幹線的時候,他們正互相為對方打開宴席便當的蓋子。車廂內瀰漫著滿足的氣氛。
一般說來,不太會有如此琴瑟和鳴的夫妻。熟齡夫妻通常是會在旅行時吵架的。例如像這樣的對話:
妻子:「剛才那個紅色的,買來當伴手禮怎麼樣?」
丈夫:「那個?哪個啊?」
妻子:「當然是入口那邊紅色的那個啊。」
丈夫:「妳說話沒頭沒腦的,完全聽不懂。」
妻子:(唉~煩死了。)
我想男性讀者應該完全無法理解這段對話有哪裡不妥吧?順帶一提,如果是女性之間的話,對話會是這樣的:
「剛才那個紅色的……」
「喔,那個啊,那個真的很可愛耶!」
「妳也這樣覺得對吧?要不要再去看一次?」
「好啊!」
女性朋友之間的對話會很順暢,不會有卡住的時候,所以一旦兒女不再陪同出遊,妻子往往比較喜歡跟女性一起旅行。
熟齡夫妻出遊時話不投機,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原因是熟齡夫妻各自看的東西不一樣。
男人與女人看東西的方法本來就不同,女性傾向於仔細檢視物體的表面,男性則傾向掃視整個空間。
女性腦這種仔細檢視物體表面的特性,是上天賜給女性用來養育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的能力。一旦小嬰兒的臉色有任何變化,她們都能立即察覺,食物新鮮度的變化也能及時發現。還有,老公說謊也逃不過我們的法眼(微笑)。
男性腦掃視整個空間的特性,是上天賜給男性用來認知空間與察覺危險的能力。在從前沒有地圖也沒有標誌的年代,男人到荒野去打獵,之所以能夠順利返回自己的洞窟,就是拜這個能力所賜。現代男人可以讀解複雜的圖面、組裝機械,或是輕鬆倒車入庫,也都是高空間認知力的展現。另一方面,他們容易忽略身邊的事物,明明近在眼前的東西卻可以堅稱「沒有看到」;他們更是一種「打開冰箱以後,找不到妻子交代的東西,卻能神準地翻出過期食物來惹怒妻子」的生物。
因為男女雙方平分了這世上的兩種才能,所以夫妻的視線才會總是沒有交集。即使出門旅行,妻子只會仔細檢視眼前的東西,丈夫只會環顧周圍的環境。如果到了熟齡世代,因為老花眼而縮小彼此射程範圍,兩方更不可能看到一樣的東西,所以對話出現「剛才那個……」時,兩人才會雞同鴨講。
另外一個因素,無論什麼東西,都希望對方對「著眼點」產生共鳴,女人就是這樣的生物。在探究「剛才紅色的那個」是餅乾盒還是存錢筒之前,女人希望男人先尊重的是「我喜歡這個」這件事。所以,如果對方硬要探究「那個是哪個」的話,女人會感到很沮喪。
不僅熟齡女性如此,年輕小姐你一言我一語地嚷嚷「好可愛」,也是在發出「我在關注這個唷」的訊號。此時只要回應她們「哇,真的耶」即可。拜託千萬不要反問:「哪裡可愛了?」
熟齡妻子提起「剛才那個」的時候也一樣。希望做先生的可以溫柔回應:「剛才那個喔,嗯……我好像有看到。妳喜歡的話,要不要回去看呢?」這是熟齡夫妻的旅行,比起趕行程,太太的心情更重要吧?
※ 本文摘自 《機智夫妻生活》,原篇名為〈夫妻出門旅行就會吵架的定律〉,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