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就算某項「娛樂」冒犯女性,女性也應該「有幽默感的」接受?
Photo Credit: Unsplash

【讀者舉手】就算某項「娛樂」冒犯女性,女性也應該「有幽默感的」接受?

文/陳紫吟

女性主義先鋒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在距今一百多年前寫下哲學著作《男性建構的世界:我們的雄性本位文化》,藉由家庭、宗教、政治和經濟等多個領域的實際情況來說明我們的世界是如何被男性所建構,吉爾曼試圖說服讀者們:我們的社會有以男性為標準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同時也是使得人類社會無法健全發展並停滯不前的原因。

打破男性建構的世界:為了平等

我們如何知道目前的社會真的有以男性為標準的問題?吉爾曼認為由生活中所見的「小事」就能夠發現這個問題,比如我們常聽到有一種說法是「女人沒有幽默感」就好像幽默是男性專屬的特質,但吉爾曼認為,這句話的正確說法應該是「女人沒有男人的幽默感」,因為我們的社會慣常以男性為標準,因此衡量何謂「消遣娛樂」的標準也像其他所有事情一樣,以男性為準:男性認為有趣的事物才稱得上是娛樂。因此,就算某項「娛樂」冒犯了女性,女性也應該「有幽默感的」接受它。

吉爾曼的觀察在如今似乎仍具可觀性,在今天,「女人沒有幽默感」的說法我們仍屢有所聞,而理當帶給人們娛樂的綜藝節目或廣告也常常有只娛樂男性的情況,例如去年台東觀光協會就以「網紅辣妹穿比基尼」作為行銷策略、邀請大家至台東旅遊;亦有綜藝節目將「年輕女性的擁抱」作為獎品。

當我們的社會在多個領域皆以男性為標準,女性自然容易失去與男性同等競爭的機會,例如女性政治人物可能會僅因性別而被認為「不足以堪大任」。吉爾曼認為在此情況下,女性往往必須刻意使自己「去性別化」(unsex),變成男人才能使得努力有機會被接受。

破除雄性本位文化:為了進步

除了追求平等,吉爾曼還認為:點出單一性別過於強勢的負面效應並破除這種以男性為標準的社會亦是為了全體人類的進步。

吉爾曼認為,隨著器物層面的進步,男女皆有能力跨越性別差異,共同打造更進步的世界。然而,一方面,由於我們的社會慣常以男性為標準,這樣的文化使男性養成了支配的習慣,而使得女性被迫居於從屬地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男性有意使女性的地位保持低落,因為如此一來,就能讓「男尊女卑」等古老的想法(無論是來自宗教或其他傳統)保有一席之地,男性甚至會動員部分女性加入維護這些想法的行列。

在此情況下,女性的才能因此無法完整的發揮,而當女性的發展停滯不前,單從尋找異性伴侶的角度看來,男性亦無必要持續精進自己,最終的結果便是全體人類的發展皆停滯而再無進步的可能。

為什麼我們還要讀吉爾曼?

和吉爾曼相比,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或許是我們台灣讀者更熟悉的女性主義先鋒,而與波娃的《第二性》相比,這本《男性建構的世界》又早了三十幾年,如今我們是否仍有閱讀它的必要性呢?

擁有經常思考性別議題習慣的讀者,很可能可以輕易指出《男性建構的世界》一些讓人難以認同的地方,比如吉爾曼似乎認為人類性別僅分為兩性且「兩性」各有其天生的優勢與劣勢;又或者,吉爾曼似乎完全不認為女性有「為己而容」的可能,他認為女性的一切打扮必然是為了取悅男性(在此亦同時展現了吉爾曼深受異性戀霸權思維的影響)如果一本書在如今讀來已有著不合時宜之處,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閱讀?

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需要了解: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是如何被精心打造並穩固至今。唯有追本溯源並將所有詭計一一拆解,我們才有打破當前不平等體制的可能。

此外,亦如女性主義哲學家艾莉斯楊(Iris Marion Young)在重讀《第二性》所生之感嘆一樣:這種經驗好像回到家,發現妳母親比妳在年少的反叛歲月中所認爲的要聰明。若某天我們在倡議平權的路上一籌莫展,回頭讀吉爾曼,或許會發現他早已為我們備好解方。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每個人都必須理解:

  1. 讀女性主義的學弟回答我:因為男生不懂,所以要學
  2. 提出「女權宣言」的她,被斥為「不正常的女人」,更面臨死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