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也青春】我寧可「就近」透過書信,向三千英里外的你買書——陳逸華談海蓮.漢芙的《查令十字路84號》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1949年,身在紐約,在寫作事業上不怎麼得志、生活過得有點苦哈哈的
海蓮.漢芙,因為在當地買不到想讀的絕版書,寫信給了遠在英國倫敦的馬克斯與柯恩書店。
於是一段長達二十年,始終未曾到訪、謀面,書癡海蓮與這家書店,以及不久後即得知與她通信的負責窗口是一位拘謹的紳士法蘭克.鐸爾,甚至法蘭克的家人、書店的其他員工,遙遙跨越大西洋兩地的書緣與情誼串接起來了。
牡羊座的海蓮總是急如星火地向法蘭克催促找書、寄書的進度,專業的法蘭克則窮極洪荒之力為海蓮解答、服務,而當海蓮側面得知二戰後的英國物資匱乏,為表達感謝且自然而然由衷湧現的愛書人之間的關切,即使經濟上並不寬裕,她仍一次次想辦法寄出民生用品如肉罐頭、新鮮雞蛋或壓縮蛋粉,甚至託友人帶去絲襪等等,帶給了書店裡的人黯淡生活裡莫大的幫助與鼓舞。
逸華的領讀,使我們留意到,書裡的84封信中,不僅活似眼見海蓮對書的深愛與癖好(我們不管認不認同,都會不禁喜歡她的熱情與率直);海蓮與法蘭克宛如恆溫實則起伏(或相反)的互動,是那麼真摯而動人,心生嚮往。
同時,也看到以海蓮為主述中心,然而最後的意外,竟翻轉了、突出了法蘭克更鮮明的人品、個性與形象,他是多麼難得,現今一切講求快速與功利的社會,愈來愈罕見的舊書店店員啊。
我想,這正是知己海蓮能為法蘭克做的、最大的回報吧。
此外,逸華也提醒了這本作品的譯筆值得玩味之處,他是怎麼生動有趣地解說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本集「經典也青春」,聯經出版副總編輯、同時也是愛書人與藏書家陳逸華,談「愛書人的聖經」海蓮.漢芙的《查令十字街84號》。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