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惡」出於人,猶如「蜜」產於蜂——馬欣談威廉.高汀的《蒼蠅王》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馬欣的慎重令我印象深刻,我們在節目開錄之前的溝通時,我認為她準備的東西,都能講兩個鐘頭的講座了。
我有幸比節目上談的多聽了一些,也聽得還不過癮,趁記憶鮮明,扼要摘錄如下:

一、經歷過二戰諾曼第登陸等戰役的教師威廉.高汀,寫這部以戰爭為遠因的小說,嚴肅思考戰爭的本質,以及在持續的大破壞和兩邊戰營的衝突拉扯中,對人性帶來怎樣的考驗,產生怎樣的質變。

二、一架滿載孩童的英國飛機,遭砲彈擊落在無人的荒島上,兩個稍大的孩子之一,出身中產階級的金髮拉爾夫,被擁為領袖,象徵的是傳統、文明的舊世界,而另一個最終在臉上塗滿五顏六色,等於戴上面具的紅髮少年傑克,則象徵野蠻的獸性,能激起人埋藏在內心,節慶式狂歡的獵殺本能,而不以為自己在行惡。

三、什麼是蒼蠅王?是人的慾望。什麼使人行惡而不自知,是為了要抹除內在深沉的恐懼。而恐怖的是,沒有人想涉險探究恐懼的真相,甚至還殺了有勇氣深入未知、握有真相的「洞察者」西蒙。

四、馬欣切切提醒我們,拉爾夫以教養及維護文明自詡,但也在狂歡的營火之前,成為殺人者之一。手持象徵權力的海螺,拉爾夫卻常常滿口廢言,空有喊話,提不出任何具體作為。而傑克正如所有從未在歷史上消失的、以狂歡來操縱大眾的專制希特勒。

五、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相信舊秩序,不能釋放恐懼宰制自己,更不能讓洞察者西蒙缺席。我們要永遠留一個位子給洞察者!

那麼,那個對拉爾夫言聽計從、相信科學的小豬,又是誰,有什麼下場?
還有,當最後的拯救者出現時,威廉.高汀刻劃出怎樣的翻轉場景,馬欣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本集的「經典也青春」,影、樂評人,《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和《階級病院》作者馬欣,談威廉‧高汀的《蒼蠅王》。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