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民俗保養是兩回事,「坐月子」其實屬於後者
Photo credit: unsplash

中醫與民俗保養是兩回事,「坐月子」其實屬於後者

文/杜李威

說來實在無奈,從前我在中國醫藥學院(後改制為中國醫藥大學)唸書的時候,課堂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內容,都在教如何診斷疾病,如何使用中醫治療。有關飲食宜忌、民俗養生的課題,學校沒有教,學生也不會。很奇怪的是,出了社會,中醫師最常被人家問起的,都是民俗話題。於是,大家開始上網查詢一堆三姑六婆的見解,然後跟著以訛傳訛,讓自己也變成宣傳民俗信仰的三姑六婆,本業反倒荒廢了不少。

有一次,網路上提到孕婦能不能吃冰的話題。按照往例,底下一堆網友現身說法:「老娘我懷孕時,每天三桶冰抱著吃,身體壯得跟牛一樣⋯⋯」「拜託,這樣的大熱天懷孕,你叫我不准吃冰根本是故意找事⋯⋯」。當大家討論得正熱烈,有一位學弟問我:「學長,請問你對蘇醫師的觀點有什麼看法?」

我回答說:「蘇醫師的立場很清楚,目前沒有任何學術論文可以證明吃冰有害。」

學弟繼續追問:「那學長你的觀點是什麼?」

我說:「你問的是個人觀點,還是站在中醫師的觀點?如果是個人觀點,坦白說,我並不是飲食很節制的人,我很愛喝冰啤酒,所以我不太喜歡管人家這種事情。如果硬要我回答,我會說,看體質。有些人吃冰沒事,有些人確實碰不得。」

學弟繼續問:「如果站在中醫師的觀點呢?學長你學了那麼多年的中醫,你認為根據中醫理論會怎麼看待這件事?」

這時候,我反問學弟:「你會治療胎兒乳糜胸嗎?或是,你知道該如何判讀基因晶片嗎?」

學弟說:「為什麼學長突然這樣問?術業有專攻,我當然是不會啊。這和我請教你的事情有什麼關係呢?」

我說:「對,你說到重點了。我剛剛說的那些東西你完全不會。事實上,你連接生都不會,而且不只你不會,不論自然產、剖腹產,我也不會接生。問題的癥結就是,你和我什麼都不會。」

學弟聽得一頭霧水,我接著說:「如果今天你的胸前掛著某某中醫師的名牌上節目,你根本不該去跟人家討論孕產婦能不能吃冰的話題。討論這一類的話題,是西醫的特權。西醫上節目講這些東西,民眾會認為這位醫師除了醫術精湛,學識還很淵博,哪天人家生病了,會去找這位醫師掛號;如果換作你用中醫師的身分上節目討論這個話題,民眾會認為,原來中醫就是專搞這個能不能吃、那個能不能做的民俗專家。就算生病了,也不會想到要來找你。

「也就是說,問題的癥結在於,民眾根本搞不清楚中醫到底會治療什麼疾病,因此中醫師越常講這種話題,民眾越不認為你有醫療專業。而且這種誤解,還會擴散到對整個中醫界產生偏見。」

比起邀中醫師上節目談不孕、流產,我可以理解對媒體來說,「孕產婦能不能吃冰」「秋冬應該如何保養」這類話題確實更能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但就像我對學弟說的,以中醫師的身分來談這些話題,只會被民眾認定中醫師的專長就是教大家如何煮薑湯、如何養生,真的感冒或鼻竇炎了,不會想到可以去找中醫治療。這就是我從來不肯上節目受訪的原因。

中醫眼中的坐月子

除了孕產婦能不能吃冰、能不能做什麼事情之外,另一個容易被民眾錯植在中醫身上的話題,當數「坐月子」文化。事實上,在民國之前,從來沒有任何一本中醫古籍,曾經提到「坐月子」這三個字。坐月子完全是典型的民俗文化,從漢民族活動的領域來看,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的坐月子習俗。廣東人煲鴨、北方人吃鵝肉,而閩南人的民俗則是坐月子一定要吃麻油雞酒。

眾所皆知,傳統醫學離不開酒。一如中國人造字,「醫」這個字,裡面就有「酒」。那麼,我們來看看,歷代醫家在婦科方面,尤其是產後,對於酒,是如何運用的?

從《婦人大全良方》、《婦人規》、《傅青主女科》乃至於《醫宗金鑑婦科心法》……我們找幾本指標性的經典一路查閱下來。確實,許多地方記載了有關「酒」的使用。大致上不出三個範圍:

第一,用來炮製中藥。當歸、川芎、芍藥、黃連、菟絲子……酒洗或酒炒,以助藥性;
第二,拿來煎藥。好比水一盞、酒半盞,或水酒各半入藥煎;
第三,許多散劑或丸劑,直接以黃酒送服。

歷代醫家對酒的運用,大致取其「行血散寒、助行藥勢」的特性,針對橫生逆產、胞衣不下、血瘀腹痛、類痙中風等等各種急難病症,搭配藥物使用。至於日常飲食方面,目前沒有看到任何醫家有更多的著墨。反倒是《産寶》一書,在産後調護法裡提到:「盈月食豬羊肉。亦須撙節。酒雖活血。然氣性剽悍。亦不宜多。」

這樣看來,道理就很清楚了。你若主張「產後吃麻油雞酒是老祖宗的智慧」,那麼我們就要反問,這個「老祖宗」,到底是八百年前留下傳世經典的醫家,還是八百年前的鄉民?可以肯定的是,歷代醫家用酒,在於醫療急難。至於麻油雞酒,乃至於日常料理加酒下去烹調,恐怕是數百年前的鄉民、三叔公、六嬸婆擴大解釋之後的產物。

如果經典裡找不到「麻油雞酒」的記載,那麼,用酒來烹調食物的做法,就不在傳統中醫的範疇,而是應該歸類在「民俗文化」裡面。既然是民俗文化,那就無關醫療,而是信仰的層次了。

對於信仰,你只有選擇信或是不信,沒有好或是不好的問題。

憲法保障了人民信仰的自由。如果你建議產後多吃麻油雞酒,甚至用酒來烹調所有的食物,我完全尊重。但是,信仰自由有個前提,就是不該拿你個人的信仰強迫他人接受。如果你的女兒、媳婦、妻子不喜歡吃,就不應該強迫她們吃。

※ 本文摘自《中醫到底行不行?》,原篇名為〈錯將民俗當中醫〉,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