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想努力工作的「懶散」,讓我完全投入在自己的興趣裡
文/西村博之;譯/郭凡嘉
我現在住在法國的巴黎,平時打電動、看電影,在想出門時去想去的地方。我把擅長的事物當成工作,除此之外就過著懶洋洋的日子,遇到了感興趣的生意或有趣的人,就試著投資。我就是過著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世界上有很多無法偷懶的人,他們就像在大海裡游泳的鮪魚,一停下來會死一樣。所以像我這樣能過上偷懶的人生,或許也是一種才能。
據說觀察螞蟻的生態,會發現一種乍看之下以為牠在偷懶的螞蟻。他們會吃工作的螞蟻搬運過來的食物、在工作的螞蟻打掃的巢裡生活,並到處閒晃散步。
但當不工作的螞蟻到處閒晃,偶遇非常大的食物時,會回到蟻巢通報,這時其他螞蟻會來搬運。你想當哪一種螞蟻?你有偷懶的才能嗎?
你要懶散,但全心投入
不工作的螞蟻有兩個必備的資質:對於懶散不會有罪惡感,再來就是能投入在自己的興趣當中。懶散其實是很重要的要素。
所有人在自己的一生當中,都覺得無論是人還是社會都會持續成長。每個人的腦中都被深植了一種「人生是會往上成長」的偏見。比我更早的世代,很有可能沒辦法跳脫出這種偏見,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但感覺二十五歲以下的人,已經漸漸沒有這種想法。
或許是他們開始發現,就算工作了幾年,薪水也沒有漲多少,或看著前輩的薪水,已經能想像到自己往後的人生。想像一下你每天都過著懶散又得過且過的日子,若這樣生活還過得去,自己的努力就算沒有得到回報,也還能接受。
另外,關於做生意這件事,美國能從世界各國聚集頂尖的人才,且能付出非常高的薪水。而中國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能改變法律,人力也壓倒性的便宜。如果想從這兩個國家的賺錢機制中脫穎而出,必須找出另一條路。
比方說日本的「發泡酒」,在世界上是一種多餘的存在。發泡酒是因應日本特有的酒稅法創造出來的酒類。由於大麥成分低,不符合日本酒稅法上對啤酒的定義,可適用於較低稅額,因此價格比較便宜。這是為了內需市場而製造的酒,所以完全不適用「以世界為市場,要製造出好喝的酒」這種規則。即使發泡酒在海外完全不知名,但在日本,這是另一種生存之道。
除此之外,想成為不工作的螞蟻,另一個必備的要素,就是能完全投入在自己的興趣當中。
只要有興趣,我會澈底調查
有些人認為為了興趣做調查很麻煩。的確,在沒有網路的年代裡,這確實是很麻煩的工作,但現在有了電腦和智慧型手機,調查的成本已經趨近於零。我把調查當成一%的努力,凡事都很澈底的調查。為什麼?
比方說關於制度。你知道日本的「故鄉稅」是什麼嗎(按:此制度用來鼓勵民眾捐款給地方政府,扣除一部分自行負擔的金額後,剩下的金額可抵扣稅金,且會收到地方特產作為謝禮)?反正都要繳稅,如果還能得到一些東西不是更好嗎?我完全找不到不使用這個制度的理由。但有人覺得麻煩而不去做調查,真的很可惜。我之前利用這個制度得到了大約十公斤的米,到現在還剩下不少,分量超乎我的意料之外。
此外,曾有人說想靠投資大賺一筆,所以我就問他:「你有利用 iDeCo 跟 NISA 投資嗎?」(按:皆為日本常見的投資方式。iDeCo 的特色是可以用來節稅,且投資收益同樣不課稅;NISA 最大的優點為在額度內不會被課稅)對方竟然回答沒有。不光如此,他連這個制度是什麼都不知道。連這個都不調查的話,那還是別做什麼投資了。
你是不是連調查都懶得做?然而光是不知道就很吃虧。
我還曾查過取得既便宜又好吃的肉的方法。我很喜歡叫做《極品牛排解碼之旅Steak (R)evolution》的紀錄片,紀錄片中提到,西班牙牛肉「Rubia Gallega」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牛。
日本松阪牛為人工飼育的品種,其美味是眾人皆知的。所以有一個富豪偷了松阪牛的精子,在西班牙放牧用這種精子生下來的牛,其牛肉就是我前面提到世界上最好吃的牛。年輕牛隻的肉質比較柔軟,而味道是老牛更美味。據說是因為平靜的過了十幾年日子的牛隻,脂肪含量比較少,因此很美味。
不過根據我的調查,在日本還沒有店家能吃到這種西班牙牛肉。除了少部分國家之外,日本規定禁止出生兩年之後的牛肉進口國內。
除此之外要進口牛肉,還必須在符合日本檢疫所規定的工廠內解體,並貼上證明書。這種西班牙牧場飼育的牛本來數量就很少,所以根本沒必要還特別接受日本的認證再進口到日本。
在巴黎的話,這種肉在網路上就能買到,一百公克大約是四百日圓左右的價格。世界上最好吃的牛肉,用這種價錢就能入手。
只要有興趣,我會澈底調查。我並不是因為「是工作才調查」、「因為沒辦法所以查一下」,我是因為「想知道所以調查」。
※ 本文摘自《1%的努力,贏過99%的人》,原篇名為〈給不想努力工作的螞蟻的建議〉,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