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成為台灣首位奧運金牌得主,鐵人楊傳廣因一杯毒飲抱憾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有望成為台灣首位奧運金牌得主,鐵人楊傳廣因一杯毒飲抱憾

文/劉善群

一九六四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如果要選出和台灣有關的一件大事,那我會把票投給參加田徑十項全能競賽的楊傳廣(1933-2007)事件。他原本非常有希望成為台灣第一位贏得金牌的奧運英雄,但是當時在兩岸政治軍事對峙、爾虞我詐的氛圍下,奧運金牌對國民黨政府是何其重要,共產黨方面則是千般萬般不樂見台灣有此成就,楊傳廣在這場政治鬥爭中成為犧牲品,由共諜給的飲料毀了他的金牌夢。

這個事件在兩岸間各有說詞,台灣內部有人說他因十項全能計分方法改變無法再有好表現,甚至說他好酒貪杯;大陸方面則說這是國民黨當局丟了面子下的推託藉口。雖說如今鐵人已遠,從東京潛逃至大陸的當事人馬晴山也未證實,但從相關的蛛絲馬跡中,仍可嗅出其中的詭譎。

我在擔任台視體育部主播時,特地前往左營訓練中心向楊傳廣求證,他嚴肅地發誓說,他真的是被代表團的隊友馬晴山下了毒,絕非他因為表現不好的推託之詞。

楊傳廣的「亞洲鐵人」封號,來自一九五四年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一屆亞洲運動會,當年才二十一歲的阿美族青年勇奪男子十項全能冠軍,被菲律賓當地的報紙稱為「Iron Man of Asia」,鐵人封號自此誕生。

早在前一屆的一九六○年義大利羅馬奧運會,楊傳廣和他 UCLA 的同學強生(Rafer Lewis Johnson, 1935-)精彩拚搏,一直到最後一項的一千五百公尺才分出軒輊,最後強生金牌,楊傳廣摘銀,兩人的成績都打破奧運紀錄。當一千五百公尺比完,強生在終點將頭靠在楊傳廣的肩膀上,英雄惜英雄的畫面感動全場,觀眾們甚至大聲喊出給他們倆都是金牌吧!兩人當年激烈的交手過程和畫面,至今仍是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最經典時刻之一。

楊傳廣是台灣第一位在奧運會上贏得獎牌的運動員。強生則是在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磯奧運,膺選為聖火最後一棒的點燃者;也曾在 007 電影《殺人執照》演出。

羅馬奧運會結束後,楊傳廣表現如日中天,尤其在東京奧運會的前一年,以九一二一分打破男子十項全能運動的世界紀錄,國際田徑總會也因為楊傳廣的成績太驚人,特別修改十項全能的計分方法。一九六三年國際知名體育雜誌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特別在年終最後一刊將楊傳廣選為封面人物,並封他為年度世界最佳運動員。

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前夕,三十一歲的楊傳廣被全球一致看好最有希望贏得奧運十項全能金牌。由於十項金牌是奧運所有比賽項目中的重中之重,總共要比十項競賽才能摘下金牌,楊傳廣身上背著全台灣人的期待。蔣介石總統也格外重視楊傳廣在東京奧運的出賽,特別派了兩名侍衛保護他,但沒料到見縫插針、遇洞灌水的共諜就混在代表團當中,防不勝防。CK 的金牌夢幻滅在東京霞丘的國立競技場,最後只獲得第五名。(註:楊傳廣的友人都稱呼他 CK)

楊傳廣被下毒的過程就像諜報片一樣精彩。CK 回憶說,當時代表團到了東京,射擊代表隊一位名叫馬晴山的選手,他們兩人並不熟,但馬晴山對他非常熱切,不但練習時常替他加油打氣,還提供飲料給他解渴。

結果壞就壞在這飲料上。

就在十項全能競賽開始的前兩天,CK 因為喝了馬晴山給他的飲料後,全身癱軟,怎樣都提不起勁來比賽,即使在賽場拚盡了全身的力量,還是無法表現出平常的實力。被下了毒的鐵人,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折桂摘冠、登峰造極的夢想自此破滅,腦中留下一堆謎團。

楊傳廣被馬晴山下毒的事件,隨著東京奧運會結束的返台前兩天,馬晴山與體育考察團攝影官陳覺在日本消失,並傳出他們已經投共之後,才使鐵人被下毒的事件浮上檯面。一位情治單位官員告訴 CK,根據他們追蹤調查,楊傳廣在東京被下毒確有其事,而且同案另有四人在台灣被逮捕。

馬晴山是中華民國陸軍,一九四九年隨著政府來台,因射擊項目入選東京奧運代表隊,在男子手槍項目名列第五十三名。馬晴山在東京消失後向蘇聯駐日本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根據維基百科記載,馬晴山和陳覺是在日本的華僑總會組織部長博仁特古斯,以及日本社會活動家鈴木一雄的協助下,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由山口縣下關港搭乘挪威貨輪前往中國大陸。

馬晴山抵達大陸後,曾回到故鄉遼北省(東北九省時期)哲里木盟通遼市訪問。中共體委主任賀龍對他禮遇有加,總理周恩來甚至邀他到家中作客。馬晴山之後也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射擊代表隊,還擔任過現代五項代表隊的領隊及總教練,最後是以遼寧省體委副主任的身分退休。對於楊傳廣被下毒事件,馬晴山並未證實。

這起鐵人被下毒事件,也牽扯到當年的東京奧運代表團安全官范子文,他被懷疑是滲透在台灣的共諜。范子文在蔣介石時期曾任調查局第四處處長,因為其他案情被檢舉是中共關係人而被捕。不過在國防會議祕書長顧祝同上將向蔣經國陳情,范子文免於一死,但他仍因為私藏槍械案被處六年半徒刑。另有一說是,范子文是因調查局的內鬥才導致如此下場。

楊傳廣在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未能摘下十項全能的金牌,背後竟然是一個複雜的大時代故事。距今一百二十四年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楊傳廣是最有希望、而且是最靠近奧運男子十項全能金牌的亞洲人。二○二○年奧運再度由東京舉辦,如何不讓人再度想起傳奇鐵人五十六年前所發生的一切。

CK 後來的生涯起伏頗大,曾經代表國民黨進入國會殿堂當立法委員,也曾代表民進黨選過台東縣縣長(落選),更出乎意料地擔任過乩童。生鏽的鐵人如此際遇,政治的利用與拋棄以及政府的照顧不周,皆難辭其究。

※ 本文摘自《東京奧運634》,原篇名為〈被下毒的鐵人〉,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