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不得干政?那些年賞賜大臣、參與戰役的周朝后妃們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後宮不得干政?那些年賞賜大臣、參與戰役的周朝后妃們

文/野蠻小邦周

「後宮不得干政」,相信這句話大家並不陌生。不僅在古裝劇常見,之前打算參選總統的某財團大亨,因為老婆不高興而離家出走,竟也對著媒體說出這樣恐怖的話。可見,即使在女性領導人早已不足為奇的二十一世紀,「女性不得干政」的觀念,居然還深植在某些人的心中。

為什麼會這樣?大概跟《尚書》「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有關,這句話是周武王伐商紂時,諷刺商紂寵愛妲己,任憑妲己介入朝廷事務,就好像那個早晨會報曉的母雞,最後導致殷商的覆滅。這樣的觀念簡直害慘了千千萬萬後來對政治有興趣的女性,不僅讓許多幹才無端遭攻擊,更讓人對女性從政充滿負面印象。

事實上,「後宮不得干政」或許是一個被史籍誤導的觀念,因為從出土文物來看,商周時期可是有幾位女性在政壇扮演著關鍵少數,發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說起商周時期的女性,大家比較容易想到的大概是商王武丁的皇后 ── 婦好。她不僅是一位受到丈夫寵愛的妃子,更活躍在商代的戰場上。從甲骨卜辭裡,可以看到她與商代名將並肩作戰的紀錄,也可以看到武丁對她生產情況的關心,不僅如此,婦好墓裡陪葬用的青銅器也是精美絕倫,令後人大開眼界。這樣一位「出得戰場,入得廚房」的優秀女性,但凡讀過她事跡的人都難以忘懷。

比較可惜的是,婦好的時代還不流行把事跡鑄勒在青銅器上,因此,婦好的青銅器沒有什麼銘文,往往只有標誌「婦好」二字的族徽。那麼,倘若我們將歷史眼光向後移一點,兩周時期有沒有像婦好這樣引人注目的女性呢?

王姜

西周早期有一位特殊女性 ── 王姜,她經常出現在銘文,廣泛地參與國家事務。根據她的稱名結構,可以知道是一位嫁給周王的姜姓女子,至於她是嫁給哪一位周王?學者將出現「王姜」一詞的青銅器加以排列,發現她大概活躍於康、昭兩個王世,因此有人認為王姜應該是周康王的妻子。

從一些銘文的內容,可以知道王姜擁有不少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力。例如,她可以自由地賞賜禮物給他人。在〈鼎〉裡器主得到了王姜賞賜的三畝田,〈不壽鼎〉的器主則獲得王姜賞賜的皮裘,〈小臣鼎〉的器主獲得珍貴的貝殼。若只從這幾個例子來看,是不是覺得王姜跟電視劇裡那些皇后妃子沒什麼兩樣,只不過是打賞下人,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地方。若是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王姜的打賞有時可是超乎想像的大手筆。

〈作冊夨令簋〉就記錄了一段驚人的打賞內容。王姜某天宴請了擔任作冊一職的夨令,吃飽喝足後,王姜心情很好,便賞了夨令珍貴的貝十朋(朋,古代貝殼單位)、包衣奴才十家、普通下人一百人。這樣數量龐大的禮物,不僅展現了王姜的國母氣勢,更讓作冊夨令樂得趕緊鑄造青銅器跟祖宗報告。當然,王姜不是沒事就給下人打賞,銘文開頭有著微妙的一句話:「唯王于伐楚伯。」這表示王姜這次打賞作冊夨令,大概是跟周天子討伐楚伯一事有關,或許是夨令在戰爭中有功,王姜才如此大手筆賜下禮物。

這點可能和許多人過往的認知不同,養在後宮的皇后妃子不是最好別過問前朝政事嗎?周人顯然不這麼想,因為王姜非但沒有遇到這種限制,還能交付人事問題。像是她在〈叔簋〉中,就派遣器主「叔」去當「大保」的屬下。也曾在〈作冊睘卣〉(睘,音同瓊)派作冊睘帶著禮物去安撫外族首領。這些紀錄都說明王姜除了可以協助周王賞賜有功之人,甚至也分攤部分的政治、外交事務。可惜的是,史冊裡沒有關於周王后妃的記載,我們很難釐清她們參與政治的界線到哪裡。比如西周晚期有位名為「蔡」的大臣,他被周王任命負責執行王后姜氏的命令,可見王后還有發布命令的權限。

儘管比起婦好直接上戰場殺敵,周王后妃參與的方式顯得「軟性」許多,不過她們仍是金文世界裡相當特別的一抹身姿,畢竟在商周時期能夠參與政治的女性,終究不那麼尋常。

晉姜

再將時間稍稍往後推移,西周末年到春秋早期也有一位女性現身在銘文之間,那就是「晉姜」。晉姜是嫁給晉國國君的一位姜姓女子,她為自己鑄造了一件青銅鼎,並用一篇長達一百二十一個字的銘文寫下對自己的政治期許。

這是一段晉姜的自述,她繼承婆婆治理晉國的職責,決心要用勤懇慎重的心情,輔佐晉國國君,以發揚晉文侯遺留下來的光烈。銘文後半段罕見地提到一場戰役,晉姜強調自己用來做青銅鼎的「吉金」,正是遠征繁陽之地時取得的良好青銅資源。我們當然不會天真地以為晉姜親自率領軍隊遠征,不過她必然與這場戰役的發動及過程有著密切關係,至少在晉國國君下令征繁陽之前,很有可能參考了晉姜的意見。換句話說,晉姜對當時的晉國而言,不是直接也肯定是位間接的執政者。

晉姜這個特殊身分,使她在銘文詞彙的使用上和其他銘文並無二致。像是文末的嘏辭(嘏音古)顯示,晉姜祈求自己能夠「綽綰眉壽」,但「綽綰」多半是西周男性貴族祈盼自己青春永駐的用詞。她還提到希望可以「作疐為亟」、「畯保其孫子」、「三壽是利」,就是期許自己成為後代子孫的榜樣,永保長存,甚至能夠對社會老壽之人有所幫助。雖然那個時代的銘文多半都有固定格式和套語,晉姜可能也只是沿用了當時流行的詞彙,但我們仍能清楚看到她對自己的政治期許,完全不亞於那些男性執政者。

看到這裡,是不是發現古代有趣的另一面呢!不過需要澄清的是,本篇所介紹的三位商周女性,都是因為有著較特殊的身分與際遇,才得到參與政治的機會,並不代表商周時代女性地位就比較高或是比較受到尊重。

事實上,還有更多陪嫁用的青銅器告訴我們,那個時代的貴族女性往往是政治婚姻底下的犧牲品,是父兄用來換取前途或是交換利益的工具人,並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因此,當我們看見關鍵少數的特殊故事時,除了讚美她們的才華與表現外,也不要忘記還有廣大而無聲的女性群體負重前行,一同推動著歷史巨輪,為每個時代創造出不一樣的風貌。

※ 本文摘自《周公哪有這麼神》,原篇名為〈女力天下──周王朝的關鍵少數〉,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