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女生結婚的同時,就會成為地位最低落的家庭成員
文/朴書雲;譯/林芳如
情侶是為了成為彼此的老婆和老公才結婚的,但是對韓國女性而言,結婚的同時(或者是婚前),就會成為地位最低落的家庭成員,是婆家的公共財產,抑是潤滑劑,被賦予為家庭帶來活力的義務。
──修申智,《 不必了,謝謝:婆家訪談實錄 》
作家修申智在 IG 連載漫畫《身為媳婦,我想說》,引起話題後出版了單行本。而我最近又重新看了《身為媳婦,我想說》一遍,還有以這本書的後記為主,收錄作者與家人訪談的〈不必了,謝謝:婆家訪談實錄〉。
這次讀起來的感覺和連載時一篇一篇分開看的感覺,有點不一樣。彷彿有一口氣鬱結在胸口的煩悶,以及一個又一個隨之浮現的想法,朝我席捲而來,後勁比先前更強。從戀愛結婚到婆家生活,作者的想法和體悟有如環景圖,一次在我面前展開,所以我的感受才會更深吧。
單行本的最後也收錄了在 IG 連載時的部分讀者留言,在這些徵求同意後印在書上的留言之中,有讓我深有同感的留言。不過,也有很多激烈的留言,讓人不禁想,全部都放上去也沒關係嗎?譬如說,剛結婚的男主角武具榮要女主角早點去幫忙準備爺爺的祭祀,有人留言說:「我看他是想到爺爺身邊一起吃祭品吧。」過節日時,被婆婆叫去準備食物,武具榮不顧先起床的老婆,直說「再睡五分鐘就好」,因此有讀者留言要他「睡一輩子都別醒來」等等。
除了對女主角的情況捶胸頓足、深有同感之外,那些回覆「這說的根本是我本人」,彷彿和我站在同一陣線的無數「盟友」的留言,是我看《身為媳婦,我想說__》的另一個樂趣。
當初沒有平台願意連載《身為媳婦,我想說__》,所以作者才會在 IG 上連載。這部漫畫為什麼能引起眾多媳婦的廣大迴響,成為熱門作品呢?
主角閔思琳婚後第一次迎來婆婆的生日,為了好好表現,獲得公婆的「疼愛」,又因為是第一次替婆婆慶生,所以在婆婆生日前一天到婆家過夜了。思琳本來打算生日當天晚上全家一起到外面吃飯,但是因為小姑的一句話,思琳不顧隔天還要上班的疲憊,去了婆家。「明天早上替媽煮海帶湯5的話,她應該會很高興……」,就因為這麼一句話。
但是……說出這種話的小姑或兒子武具榮,曾在父母生日當天親手替他們煮過海帶湯嗎?閔思琳結婚之前,又曾這樣服侍過娘家父母嗎?究竟是什麼讓她再理所當然不過,心甘情願地走進別人家的廚房,非得努力成為獲得公婆疼愛的媳婦?不對,應該是說,為什麼她會覺得自己是這樣的存在?
書裡也提到了其他再寫實不過的故事,像是小姑夫婦回家過節日,提議一起吃飯,所以公婆把回娘家的兒子和媳婦叫過去。結果,老公武具榮和不願回去的閔思琳吵架,只好自己回到老家,發生了只剩他和父親兩人在家的尷尬情況。他瞬間想到的是「要是思琳在的話……一起回來的話,該有多好」,公公也指責他說:「所以你帶思琳回來不就好了?」
這個故事血淋淋地反映出韓國女性的現況,「結婚的同時,就會成為地位最低落的家庭成員,是婆家的公共財產,抑是潤滑劑,被賦予為家庭帶來活力的義務」。
現在仍有太多的媳婦在當「小媳婦」,或是過著「閔思琳」的生活。如果想要減輕不知不覺背負的極大負擔,唯一的方法是讓更多人的聲音被聽見,大聲說出「我也很辛苦」,指出不對的事。
註釋
5 韓國產婦習慣在坐月子時喝海帶湯滋養身體,因此生日當天喝海帶湯有感謝母親生育之恩的涵義。
※ 本文摘自《媳婦靠北日記》,原篇名為〈「小媳婦」症候群 ┇〉,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