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ea Represa

成年人的世界裡,多的是「一夜友情」

文/尹維安

我的一個朋友此刻正在英國,我們之間的時差是七個小時。

我說此刻是晚上八點半,寫稿子。她說她剛吃完午飯,倫敦是下午一點半。

上次我們見面是在六月的上海,再上一次見面是去年十一月在鄭州,上上次,也就是我們認識的那天,是去年的十月,烏鎮戲劇節,我們一起在宋家廳值班。

我們很聊得來,我也很享受和她相處的過程。等到戲劇節結束的時候,我急急忙忙地提起行李,她送我,走之前我擁抱了她一下,以為再也沒有機會見面了。

畢業前我去了一趟上海,剛好她在上海出差,我們約著見了一面,住在上海弄堂裡的民宿裡,潮濕的房子,隔壁時不時傳來的麻將聲和上海話。有一隻蟑螂忽然聞見蛋糕味,沿著窗縫溜了進來,她一個女強人嚇得要哭出來。

後來房東來救火,我們出去避難了,在靜安寺附近繁華的、充滿奢侈品店的街道上走來走去,喝了喜茶也看了舞台劇。晚風很舒服,讓人有點醉,我趁著迷糊在一個十字路口擁抱了她一下。

她忽然愣在路邊,問我怎麼了。

「不知道呢,就是忽然很想抱抱你。你要去英國了,都不知道我們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

她說,維安,真好,我會記住這一天的。

我們沒有約定下次見面的時間,我說「英國見」這樣的話她也只是「哈哈哈哈」。但我會一直記得和她在上海閒逛的那個晚上以及突發奇想給出的一個擁抱。

成年之後你就會發現,你能做的只有享受當下,用力地擴張自己的感受力,主動地去表達、去擁抱眼前這個讓你喜歡的朋友,除此之外的承諾,都是徒勞。

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太多短暫卻珍貴的際遇,愛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還是撫慰、共鳴以及惺惺相惜。

有很多人說人長大了之後就交不到朋友了,很失望。我覺得不對,你失望是因為你還在用小孩要求朋友的標準要求成年後自己的朋友。小的時候總是會抱怨:「為什麼只有二十四小時呢?」而現在會坦然地接受「至少我們還有二十四小時」。

長大很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不那麼願意揮霍和冒險了。你周圍百分之八十的人其實都是「過客」,我們的精力不足以讓我們留下每一個人,我們遇到的人越來越多,但生命這個籃子太小,不可能用力地把每一個都塞進去。於是我們不要求陪每一個人走下去,也不要強迫每一個人都跟上自己的節奏。

大家都說「有趣的靈魂終會相遇」,但你想過下一句是什麼嗎?

「有趣的靈魂終會相遇,他們短暫交談,哈哈一笑,然後各自散了。」

有趣的人從來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從來就不為彼此停留。你想認識和靠近他們, 就得承擔他們離開的風險。

成年人的世界裡多的是「一夜友情」,我們心照不宣地不為對方停留太久,卻在相處的時候放下所有的糟糕脾氣,把最好的那一面送給對方,坦誠、放鬆、輕盈而自由。

不要為分離而悲傷,只需要讓時間安排你們再次相遇。珍惜那短暫交會時迸發的光亮,蘇打綠的歌裡不是唱過嗎?

「是片刻組成永恆啊。」

本文介紹:
一人份的熱鬧》。本書作者/尹維安;出版社/時報出版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半蝕
  2. 行星燦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