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的世界是,常常不覺得電腦另一端是活生生的人
文/中島太一;譯/胡靜佳
使用社群網路時,經常會碰到「垃圾留言」。
「垃圾留言」就是垃圾程度的留言。從「去死」「討厭你」「滾」這類感受不到智商的詞彙,到只要跟自己的意見不一樣就說「不是這樣!」,網路上充斥著失控的論述和反對的意見,有各式各樣的垃圾留言。留言中有想要傷害我的,也有藉論述展現自我、表達存在感的。總之,我那追蹤人數近十萬人的帳號,每天都會收到各種垃圾留言。
對於垃圾留言,我的處理方式是一律封鎖。但是,我可沒因此感到憤怒或難過。我不是逞強喔!(笑)垃圾留言本身沒有殺傷力,不會揍人也不會奪走錢財;如果寫得有趣一點的話,還可以拿來當話題。對於突然出現的讓人不愉快的留言,根本不需要去看。
不過有個大前提,因為我的價值觀與別人不同,即使被批評也不痛不癢。
比方說,在越胖的人越美的國家,如果國王誇你很美,心情應該很複雜吧。相反的,以我的審美觀來說,在長得醜才流行的國家,如果被說長得不好看,那我會很高興。就是這樣。同樣的,被笨蛋罵笨蛋,根本就是一種讚美。
當你因他人的言論感到氣憤時,是因為你覺得對方的價值觀跟你一樣,所以才會生氣,覺得自己遭到否定,產生彷彿被人戳中心事般的錯覺。
我們總是被要求跟多數人一樣。因為出生在同一個鄉鎮,上同一所學校,擁有相同的時間,看著一樣的東西長大,所以每個人都一樣。怎麼可能?實際上每個人之間的差異,幾乎可以說是不同民族的人了吧。
而這種自己與他人之間產生的曖昧關係,在社群網路甚至實際生活中,便成為垃圾留言的元凶。
寫下垃圾留言的人,根本不覺得電腦另一端是活生生的人,覺得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人。因為不理解,所以當他們被攻擊時,會覺得所有事情都跟自己有關,而受到無謂的傷害。
為了不要成為這樣的人,我們平時就要在腦中好好區分「跟自己有關」「跟自己無關」的事情。而這世上跟自己真正有關的事情,幾乎沒有吧。
好戰是人的本性
讓我覺得更不可思議的還有,持續傳送垃圾留言的人。
比方說討厭納豆的人,在吃迴轉壽司時看到納豆經過面前,也不會大叫:「我討厭這個!不要放上來!」拿自己想吃的,不喜歡的讓它通過就好。但是,網路的世界不是這樣。像迴轉壽司一樣看到經過眼前的推文時,有許多人會忍不住大喊:「我討厭這個!不要放上來!」
這樣的人有一定的數量,不但很難改變他們,又經常會引發令人不快又無聊的論戰,所以我乾脆把這當作是一種「社群遊戲」。就像運動會將學生分隊比賽一樣,人天生就有好戰的特質,想一較高下。垃圾留言就跟寶可夢的對戰一樣。
古代的獵巫和公審,在羅馬競技場進行的事,現今都被帶入了網路世界。只要是人都喜歡愉悅的事情,看人決鬥也會感到興奮。這樣想才發現,人類好像完全沒進步。但現代也沒有古代那樣危險,相信也很少人真的因為網路留言被殺吧。所以當你看到網上的無聊戰火又在蔓延,甚至遭到波及時,只要想「喔~是在玩羅馬競技場」就好了。
被請客專家語錄
將自己與他人的界線定得夠明確,就不會受到垃圾留言的影響。 在腦中好好區分「跟自己有關」「跟自己無關」的事情。 人類從有競技場的時代開始就沒進步,是喜歡戰爭的生物。
※ 本文摘自《不做討厭的事,也能活得很好》,原篇名為〈被笨蛋罵笨蛋,是一種讚美〉,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