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得休假的「工作狂」,榮格:簡單的動作讓人簡單
文/梅森.柯瑞;譯/莊安祺
1922 年,榮格在瑞士小村莊波林根(Bollingen)買了一小塊地,在蘇黎世湖畔興建了兩層樓的石造房屋,接下來數十年,他修改擴建了這幢世人稱為波林根塔樓(Bollingen Tower)的屋子,增建了兩座較小的附樓,並用牆砌了庭院,戶外有很大的火坑。不過即使有這些增建,房屋本身還是原始的居處,凹凸不平的石板地面上,既沒有地板,也沒有地毯,既沒有電力,也沒有電話。屋裡靠柴火取暖,烹飪則是用油爐,唯一的人造光源是油燈。水得由湖裡打來煮開飲用(最後才裝了手動抽水機)。容格寫道:「要是十六世紀的人住進這幢房子,那麼只有煤油燈和火柴對他是新鮮事。至於其他部分,他都很熟悉。」
在整個 1930 年代,榮格以波林根塔樓為遠離都市塵囂的隱居之所。他在都市過著工作狂的生活,每天有八、九小時都在看病人,並且經常講課和主持研討會。也因此,幾乎他所有的著作都是在假日寫的。(儘管許多病人都依賴榮格,但他還是毫不避諱大大方方的去休假,他說:「我已經明白,如果累了,需要休息了,還依舊去工作的人是傻瓜。」)
在波林根塔樓,榮格上午七點起床,向他的鍋碗瓢盆道過早安,然後「花很長的時間準備早餐,通常都包括咖啡、義大利香腸、水果、麵包,和牛油,」傳記作家羅納德.海曼(Ronald Hayman)記載道。他通常會在早上用兩個小時專心寫作,剩下一整天的時間則在私密的書房裡畫畫或沉思、到山上去散個長步、接待客人,以及回那每天源源不絕的來信。
他在下午兩、三點時喝茶;晚上則喜歡為自己準備豐盛的一餐,往往先來一點開胃酒,他稱之為「晚酌」(sun-downer)。上床時間則為十點。「在波林根,我置身真實的生活,我是深沉的自我,」榮格寫道:「……我不用電,自己燒火開爐。到晚上,我點起舊油燈。這裡沒有自來水,我由井裡打水來用,自己砍木頭、煮食物。這些簡單的動作讓人簡單;而要簡單是多麼困難!」
※ 本文摘自《創作者的日常生活》,原篇名為〈卡爾.榮格〉,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