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提到女生喝冰飲、重訓,彷彿對子宮犯下滔天大罪
文/烏烏醫師
在傳統醫療中很常強調「冰、冷、寒」對子宮是很大的傷害。比如說,下腹保暖做不好小腹容易大、子宮容易老,一旦子宮冷到了不僅會經痛以後更是容易不孕。所以各種冰飲、吹風、寒性食物都是大忌,甚至認為女性穿露肚的服飾會傷到子宮以後不好懷孕,孕婦吃冰淇淋、生理期來喝冰水更是大逆不道,天理不容!
其實,人是恆溫動物,除非極端氣候又沒有足夠防護才有可能凍傷。就算吃下很冰的食物,腹部受寒,也僅是局部降溫或肌肉抽痛,根本無法改變我們的核心溫度,何來宮寒之有?不過也有人說那是西醫不懂傳統醫療,宮寒並非體溫,是一種無法測量的「概念」,表示人的氣血循環並非數據。那我就要反問了,既然和溫度無關,那各種禁忌為何又和萬物的溫度綁在一起?
我想說的是,子宮就像身體其他器官一樣,健康生活就是最好的保養,沒有什麼特殊祕訣。要改善下半身的血液循環,最好的方式就是遠離坐式生活、規律運動!靠吃喝溫補、用暖暖包頂多瞬間有熱熱的感覺,哪有什麼促進循環的功效。
子宮下垂才不是子宮弱
除此之外,只要每次提到女性重訓,子宮下垂受損的議題往往就又會浮上檯面。
「女生就是不該拿重物,子宮會下垂。」、「好不容易不用下田了,女生還去深蹲,不怕子宮壞掉?」、「她現在練成這樣,以後老了就會知道。」……這些說詞讓深蹲、拿重物、做重訓成了子宮下垂的代罪羔羊,子宮成了阻擋女性運動的一個「坎」。其實子宮下垂的關鍵根本不是子宮弱,也非腹部出力傷到子宮,而是骨盆底肌鬆弛。
骨盆底肌是骨盆最底部的支撐,由好幾條肌肉組成從恥骨延伸到尾底骨,像吊床一樣撐住膀胱、子宮、直腸,避免器官脫垂、漏尿,同時穩定骨盆。懷孕時,隨著胎兒重量增加,骨盆底肌群會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使得肌肉就像長時間被撐開的橡皮筋般逐漸彈性疲乏,無法再有效抵抗腹內壓力。因此懷孕次數越多,日後子宮脫垂風險就會越高,和有沒有拿重物或是重訓無關。
這邊特別想提一下,傳統坐月子總建議產婦多躺多休息和綁肚子,其實反而會因為血液循環差影響肌肉癒合,且肚子綁起來會增加腹內壓力影響,不僅對瘦身無效,反而會導致壓力往骨盆底集中,越綁子宮越容易下垂。
由於子宮下垂問題相對私密,很多女性難以啟齒也不敢就醫,原因或許是以為這是產後正常現象,社會也普遍認定,所有女性身體不適都是月子沒做好所造成。加上如果骨盆底肌已經鬆弛無力,蹲下、拿重物這些肚子會出力的動作本來就會瞬間讓脫垂變嚴重,在不了解運動科學的並一味遵守傳統習俗的狀況下,大家才一股腦地把子宮下垂的原因全歸咎於「女生拿重物」或是「蹲太低」,但追根究底,子宮脫垂的關鍵還是懷孕造成骨盆底肌鬆弛,並非妳做了什麼、搬了多重的東西。
言歸正傳,我們不可能為了預防子宮下垂就大聲呼籲女性不要生育了,但至少不該再拿子宮下垂為理由恐嚇女性不能重訓,反而是該從備孕前就開始呼籲女性訓練骨盆底肌,除了凱格爾運動以外,搭配腹式呼吸的自由重量(例如深蹲、硬舉、臀推)。至於已經發生子宮下垂的女性,只要調整動作、降低重量,仍然可以訓練,要保護子宮就從備孕前開始訓練吧!
※ 本文摘自《無框身體》,原篇名為〈子宮比妳想像中更強壯〉,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