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乾隆每逢中秋必浮誇,「月餅企劃案」兩個月前就得呈上

文/李純瑀

不意外地,乾隆的中秋節過得相當浮誇,因為他的生日在八月十三日,只和中秋相隔兩天,怎可不趁機大肆慶祝一番呢!

「八月十三上萬壽節,皇太后行宮行禮,御澹泊敬誠殿扈從王公大臣行慶賀禮,上奏皇太后於卷阿勝境侍膳,此王公大臣等宴凡三日。」乾隆萬壽當天,他先向母后行大禮再接受朝臣的叩拜,然後和太后一起吃飯,最後正式啟動連續三天的萬壽兼中秋聯歡大會。

乾隆盛世,他要與天下人同慶。因此自乾隆的萬壽到中秋這幾天,皇家會從避暑山莊一路慶祝回紫禁城,或者直接在避暑山莊過中秋。無論在何處過節,排場絕對盛大!

若是在紫禁城過中秋,內務府會在乾清宮擺上祭月專用的「如意月供」。往乾清宮一望,會看見「如意月供」的第一路是「正中擺月光神馬,左擺子母藕,右擺黃豆角、毛豆角」;第二路「月光神馬前擺十斤月光彩畫月餅,左擺鮮果三品(蘋果、梨、柿子),西瓜一品(切成荷花瓣形),右擺鮮果三品(葡萄、石榴、桃),西瓜一品(切成荷花瓣形)」;第三路「正中設香爐,左擺茶鍾三件,右擺酒鍾三件,茶、酒前擺三斤重彩畫光圓月餅(兩個一盤),奶子月餅由小至大成寶塔型。」祭品以滿洲舊俗「月光神馬」和獨特的「奶子月餅」混搭漢人慣用的祭祀用鮮果,諸多品項組成了毫無違和感的「如意月供」。

越往乾清宮裡走,看到的祭品就越豐富,其中最精采的莫過於「月餅塔」了!「月餅魔人」乾隆對月餅的數量、形狀、大小、餡料和圖案都有特殊要求,因此內務府會在中秋前大約兩個月擬好各種「月餅企劃案」讓皇帝挑選,然後開始瘋狂製作月餅。在乾清宮中所看到的「月餅塔」就是乾隆精挑細選出的企劃,也是內務府日夜趕工的成果。據《節次照常膳底檔》記載,乾隆特愛的「如意月供」月餅乃是「彩畫圓光大月餅」,直徑四十公分,重量在十五斤左右。這個十五斤超大型驚人月餅也成為之後中秋祭月的必備聖品。

「如意月供」中的月餅塔既然稱為「塔」,就表示月餅有大小之分,還得由大至小、越擺越高。例如:「最大月餅直徑二尺,用麵十斤;最小月餅直徑二寸,用麵二兩五錢。」為了在中秋大會上呈現完美的月餅塔,宮人們得捧著月餅,一個又一個小心翼翼地往上堆疊,再度苦了宮人們!

至於月餅上的圖案,這一年乾隆決定的是「月餅模子一套八件,無論大小紋飾皆相同,陰陽刻出廣寒宮、桂樹和持杵玉兔。」也就是八種尺寸的大小月餅全都刻劃出廣寒宮、桂樹、兔子等傳統又應景的圖案。在皇家眼中,任何事物都有其背後的象徵意義,這個月餅象徵的是期待天下一如往年般順遂、四海之內皆昇平安樂。

「如意月供」準備好,再備妥香燭、酒水、圓餅、雕花多子瓜果等祭品,皇帝和皇后淨手後便開始焚香供月,以酒水奠地後再焚香一到三炷、許下三個願望,祭祀即算完畢。待祭月禮儀結束,皇家晚宴也準備開始了,乾隆五十三年《節次照常膳底檔》記錄當晚擺在皇帝桌上的菜色:「燒鍋鴨子水尹絲、羊肉燉倭瓜、羊肚片、燕窩拌白菜絲、燕窩燴鴨子、蘇造鴨子、蘇造肉、小南桃、小立桃、家常餅、鑲藕、煮藕、蝦米拌海蜇、五香肘子、五香雞、拌糟鴨絲、糖醋藕豆角、羊肉包子、攢盤月餅、梗米乾膳、孫尼額芬白糕、螺獅包子、豆爾饅首、蘿蔔湯、果子粥。」同樣地,我們不會知道皇帝吃了哪幾道菜、吃了幾口。晚宴後,方才祭月用的「月餅塔」再度登場,因為皇帝將恩賞這些大小月餅給宮人們。據《乾隆四十年哨鹿膳底檔》記載:「八月十五日,晚膳,遵例,上賞小餅」,光緒也曾行賞:「四寸月餅五塊,兩寸半月餅十塊,自來紅月餅與自來白月餅各十五塊,敖爾布哈十塊、西瓜各色鮮果毛豆角若干。」吃完皇帝賞的月餅後,心裡就圓滿了嗎?不,眾人還得在五個月後吃下最大塊的「彩畫圓光大月餅」!

換言之,祭月時最大、最澎湃的「彩畫圓光大月餅」是留給大家吃,從中秋一直留到「除夕」,然後一定要吃光光才行!中秋吃到除夕的月餅,太驚人了!

從中秋放到除夕的團圓餅

在沒有先進冷凍設備的清朝,要用什麼保存方式好讓大家吃下存放五個月的月餅之後不會食物中毒?答案是「陳年豬油」保鮮法!根據曾在紫禁城工作的御膳廚透露,使用陳年豬油製作月餅可使其不致腐壞。他們將提煉好的豬油裝在甕中並埋在地下五年到二十年不等,到了中秋時將埋得最久的豬油取出製作月餅,據說這種製成方式可留住月餅的新鮮和美味。

那麼,放了五個月的餅怎麼吃呢?

祭月之後,將陳年豬油製作成的「彩畫圓光大月餅」切成小塊並置於密閉的甕中,等到除夕夜時取出並按月餅紋飾切分後呈給皇帝,皇帝再按月光、邊欄等賞賜給眾人,大家一起吃「團圓餅」以求團圓。從光緒十五年團圓餅的賞賜紀錄可以看出當時的分食狀況:「圓光切成十九塊,邊欄切成十八塊,進聖母皇太后圓光兩塊,賞皇后圓光一塊,瑾嬪、珍嬪各圓光一塊。」、「儲秀宮總管李蓮英圓光一塊,邊欄一塊;總管增陸圓光一塊,邊欄一塊;內總管首領太監等人圓光兩塊,邊欄一塊;督領事佟祿圓光兩塊,邊欄一塊……」要知道,只有大咖才可以吃到約莫半年前製作的祭祀用月餅喔,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希望這時候自己只是個超級小咖呢?

除了將月餅賞給宮人以外,皇帝還會命人將月餅送給重要的文武官員。因此在中秋之前,內務府、御膳房同樣會將要送出宮的各式「月餅企劃案」遞給皇帝過目。

乾隆朝的一次中秋節,皇帝賞賜給官員的月餅如下:「奶酥油棗餡月餅四十個、香油果餡月餅四十個、芝麻餡月餅四十個、香油澄沙餡月餅四十個、二百個月餅共二柳條箱」;皇太后賞賜給官員的則是「奶酥油棗餡月餅二十個、香油果餡月餅二十個、豬油松仁果餡月餅二十個、一百個月餅,共一柳條箱」。得到皇帝或皇太后親賜的月餅,這些官員的中秋節才算圓滿落幕。

※ 本文摘自《大清盛世忙什麼》,原篇名為〈中秋 │如意圓滿聯歡大會│〉,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