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exels

思想造就格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格局

文 /詹姆斯.艾倫;譯 /于華

思想造就人格

001
「心之所想,造就其人。」這句格言清楚地說明了思想在人的生活中所起的關鍵作用。想做什麼樣的人,完全由自己的思想決定,而性格就是人所有思想的集合。

002
如同植物的生長離不開種子一樣,人類的一切行為皆源於自己內心深處的思想,沒有這些思想,就不可能出現各種行為。而對於那些「下意識產生」或「未經深思熟慮」的行為,一定要謹慎對待。

003
人類的行為是思想的花朵,而快樂或悲傷則是行為的果實,就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諺語所說,播種什麼樣的思想,就會獲得什麼樣的結果。

004
人的成功或失敗,皆由自己而定。思想如同工具,一個人如果利用工具來製造武器,既傷害別人又傷害自己;一個人如果利用工具來創造發明,既造福社會又便利自己。只有樹立正確的思想,並讓其發揮作用,人才能一步步地創造出一個理想、美好,又和諧的世界。

思想鋒利如武器

005
一切事物的成長發展都有規律可循,人也不例外。高尚的情操和品德不是上天的恩惠或是某一個人獨有的天分,而是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努力不懈而形成的。同樣的道理,卑鄙野蠻的思想長期累積,就會形成卑鄙和低賤的品格。

006
除了「錯誤」和「正確」的思想之外,在這兩種極端之間還存在著許多不同層級的品格,它們也都是由人自己選擇和決定的。

007
在這個時代裡,人們正致力於探索心靈的奧祕。人是思想的主人,是性格的塑造者,是條件、環境和命運的創造者──這一點比起任何其他的真理,都來得更讓人喜悅和自信。人可以通過努力得到權力、智慧和愛。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可以控制並轉化任何不良情緒和不利因素,進而塑造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做思想的主人,而非奴隸

008
即使在最虛弱、最散漫的狀態下,人也可以用正確的思想主導自己。但如果一個人不注重思考,就可能陷入不明智而且愚蠢的思想之中,甚至無法自拔。不過,人一旦開始仔細思考,並堅持不懈地尋找事物的本質規律,正確地看待自己,就會從墮落中走出來,明智地處理任何問題,進而依智慧行事,收穫人生中的累累碩果。想要讓自己永遠意識清醒,做最真實的自己,人就必須認識自己內在的思想規律。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人不斷自我剖析和體驗生活的漫漫長路。

人是自身性命運的建設者

009
想要得到黃金和鑽石,人們必須進行多方位的尋找和開採。同理,只有深入挖掘心靈的寶庫,才能提煉出存在於世間的深刻真理。人是自身性格的締造者、生活的鑄造者和命運的建設者。

不懈地觀察、塑造自己的思想

010
如果一個人願意觀察自己的行為舉止,願意控制自己並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再通過實踐和調查,從與人交往中獲得經驗並不斷努力調整自己的思想,那最終就能獲得智慧、力量和他人的理解。「努力尋找真理,必定能打開真理之門。」只要有毅力、恆心,並不懈地奮進,人就能登上真理的殿堂。

011
一個人遲早會明白自己是心靈花園的園丁,是自己人生的導演。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能看到自己思想的缺陷,也能夠逐漸清楚地認識到思想的力量對於人的品格、生存環境和命運的作用。

愚昧的人抱怨環境,聰明的人提升自己

012
人的思想好比花園,需要悉心培育,不經打理的花園會如同野地一般雜亂不堪。不論你種下的種子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一旦種下,它們都會生根發芽。未曾為自己思想的花園播下種子,會發生什麼情況呢?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野草將會悄無聲息地佔滿整個花園。
園丁們總會管好自己的小花園,除了除草,還會種植些花卉和水果等自己想要的東西,等到時機成熟,才能看到鮮花怒放和碩果累累。我們可以像園丁一樣來管理自己思想的花園,去除所有錯誤、無用或不純正的思想,種下正確、有用以及純正的思想。

013
思想與品格互為一體。人的品格只有在環境中才能得以體現,而一個人生活的外部條件總會和他的內在狀態密切相關。這並不是說在某種特定環境下表現出的,就是一個人的全部品格,而是這種特定環境和人本身的一些重要思想有密切聯繫,這也是人向前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偶然並不存在

01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品格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在生命的整個歷程中,其實並不存在偶然的機會,因為凡事遵循因果。所謂「偶然的機會」也是由一個人內在的特質引發出來的。在面對糟糕的環境時,如果一個人總是抱怨,那麼他的處境就會越來越差,總也遇不到改變的機會;相反,如果一個人懂得機會是自己創造的道理,他便懂得迎難而上、創造條件,最終發現機遇。

環境是思想的產物

015
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如果明確了解自己的目標,就會沿此方向發展並快速達到。當人在一種特定環境下歷練到相對成熟的時候,接下來會去適應另外的環境,進而再次得到精神的洗禮,如此循環後,人便走向成熟。

016
人的成長毫無疑問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但人是有創造力的生物,一旦認識到這一點,人就能夠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掌握自己的命運,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

017
環境是思想的產物,它時時刻刻都讓人學會自制並且不斷淨化心靈。人越成長,越能發現生存環境的變化和自己思想的成長互相吻合。事實上,如果一個人能夠悉心糾正性格中的缺陷並不斷進步,就能在歲月的滄桑變遷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018
心靈的神奇之處在於其吸引力法則,你的心停駐在什麼地方,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事、物。如果你心中有愛,你就會遇見你的愛人;如果你心懷擔憂,擔憂的事就會層出不窮。不論是滿懷激情的憧憬還是祕而不宣的渴望,但凡心有所想,必能吸引相應的人、事、物。因此,外界環境只不過是心理狀態的外顯而已,你的心靈決定了你的處境。

019
外部環境也會慢慢影響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無論好壞的外部環境是個體成長的條件。在這樣的相互影響中,人便走出了命運的足跡。

你的心靈,決定了你的處境

020
內心的期盼、願望和思想支配著人們的行動(有可能是追求不切實際的幻覺,也有可能是詳細規劃的理想),最終,人們會在人生境遇中獲得因精神思想的結果,隨著思想的調整,人們的命運也會改變。

※ 本文摘自《格局的力量》立即前往試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