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持續下降的「腦霧」症狀
文/鄭淳予
腦霧,是「大腦三原力」失調的綜合型症狀表現。所謂症狀(Symptoms)指的是──當我們的生理或心理系統失調之後,身心所產生的各種異常表現。「綜合型」症狀,指的是腦霧現象不只會有單一異常表現,它可能會合併許多面向的失調,譬如專注、記憶、思考理解力這三種面向的失調,各個表現出來的問題會不盡相同,卻時常合併,共同地發生。
出現腦霧現象時,多半會失去原有專注力,工作和生活無法集中精神,三十分鐘可以完成的事,現在一小時可能也做得事倍功半;記憶力開始下降,生活上的事,轉頭之後立馬忘記就算了,連重要的事,也開始丟三落四;思考理解力也會接著失準,該和哪家廠商合作?客戶的要求該不該退讓?小孩該上哪個才藝班?就算每天早上睡醒,還是身心昏沉疲勞,整天提不起勁,腦子總是不清爽,時常重重昏昏的。
腦霧病人曾這樣形容自己:「就像車子打到空檔,怎麼使盡力氣狂踩油門,腦袋就是動不了,好像腦子裡有什麼零件壞掉了!」
時間一久,許多合併的問題就會一一浮現,譬如頭昏或走路不穩,或是一靜下來,就聽到耳朵裡甚至是腦中開始出現奇奇怪怪的聲音,或是高頻的「唧唧」鳴叫聲,也或是「轟隆、轟隆」的血流心跳聲;老是覺得一顆頭二個重,脹痛得好像缺氧,還是血液流不通,時常頭重腳輕、眼花花視茫茫,這些都是腦霧可能會發生的異常症狀!
腦霧的核心症狀:失調的大腦三原力
●失神→專注力渙散:平時拿手熟練的事,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完成,常常無法集中精神做該做的事。
●健忘→記憶力下降:別人交代的事,丟三落四,常常找不到經常需要使用的東西(手機、錢包、鑰匙……)。
●遲鈍→思考理解力退化:和別人溝通時,無法精準表達,也無法順利理解他人,思緒緩慢、混沌,要做決定時,覺得困難。
●倦怠→身心昏沉疲勞:覺得身體疲勞,怎麼睡都睡不飽,日常生活變得提不起勁,興致缺缺。
●覺得身體不舒服,包含任何一項:頭痛、頭暈、視力模糊、耳鳴、腦鳴、頭脹,或頭重腳輕。
●因為上述所提到的問題,已經造成您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中,或和他人相處時的困擾。
腦霧有救嗎?重啟大腦的可塑性!
腦霧問題,大多時候是功能性失調的症狀。換句話說,經常不是因為結構上腦子真的長了什麼壞東西,而是像電腦跑慢當機了!不是因為零件缺損,是因為過熱,或是因為太久沒有重開機,而導致的現象,往往耐心調校後,就能回復正常運轉。
大腦三原力的運行,也像車子運行。車體的零組件都俱全了,但要跑得順、跑得快,一定不能加錯油、打錯檔,否則打到空檔,就算你猛力踩油門,車子還是空轉。真正來說,功能性失調的症狀,能夠好好儘早自我調節或是接受治療,才是重點!把大腦的功能調校好了,腦霧現象也才能有機會逆轉。
IQ不重要!好好活化大腦神經的可塑性
我們腦原力的表現好不好,很重要的判定基礎,是仰賴大腦神經細胞互相間的連結是否健康而定。當腦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十分靈活的時候,我們的專注、記憶和思考就能順利運轉,或許我們的智商生下來就大致被決定了,但後天的努力仍然可以改變大腦的靈活度,研究已經普遍證實了,大腦的神經傳導功能和結構,是可以被改變的,是可以在日後繼續被形塑的,這就是神經系統的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
我覺得十分重要的一個研究,就是觀察老鼠們學習新技能的狀況。科學家訓練老鼠一些簡單的任務,然後讓老鼠在當天練習,隔天再觀察老鼠們學習後的腦部狀況,比起另一組老鼠,其中有一組老鼠,腦中的神經元長出了更多新的樹突(Dendrites)──這些樹突就像細胞的手腳,是神經細胞互相傳遞訊息的重要管道。大家一定好奇,這組老鼠有什麼特別,為什麼腦中會發生這麼好的變化?
其實科學家在讓所有老鼠學習技能後,把老鼠分成了兩組,一組可以睡上七小時的覺,一組則不能睡覺,就是這群睡飽的老鼠,被發現大腦細胞重新形塑成了更棒的狀態!
※ 本文摘自《健忘失神腦當機,你腦霧了嗎》,原篇名為〈我腦霧了嗎?讓大腦原力覺醒!〉,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