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你一開始會不大明白這個故事要說什麼
Photo Credit: Pixabay

【一週E書】你一開始會不大明白這個故事要說什麼

文/犁客

你一開始會不大明白這個故事要說什麼。

故事分為兩條線,同一個主角,不同年代。故事主線設定在1985年,那年8月12日,日本發生「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這是人類飛航史上第二大的空難,也是單一架飛機空難中死傷人數最多的事件──全機乘客加工作人員共524人,僅有4人生還。主角在一家地方報社任職,本來和同事約了要去爬山/攀岩,結果出發前一天班機就墜落在該縣山區,於是主角被任命為專案小組的負責人,得一面調動人手搶新聞,一面設法在自家報紙裡替新聞掙到版面。攀岩行程自然沒去成,主角本來以為同事自己去了,後來發現出發前一天同事也出了狀況,被送進醫院,昏迷不醒。

副線設定在十多年後,主角正準備去攀登十多年前因墜機事故沒去成的攀岩行程,而且心裡很怕──因為那片岩壁是日本登山/攀岩領域有名的險地「衝立岩」,不但是多名登山好手的葬身之地,還曾發生過相當悲慘的事件。

這個故事叫《クライマーズ・ハイ》,就是「Climber’s High」。追空難新聞和爬山/攀岩完全是兩回事,主線追空難新聞和書名似乎沒啥關係,但副線裡主角抖成那樣,也很難和這個書名聯想在一起。所以,你一開始會不大明白這個故事要說什麼,你不知道這兩條線放在一起有什麼意思。

不過,你也會覺得主線故事很有意思。

因為你想:搶新聞不就是那樣嗎?打通關節、設法套話、突破當事人心防、鑽到別人進不去的場域、爭取時間、在其他媒體還沒開口前先喊出來⋯⋯諸如此類。但你讀著主線故事,發現這些搶新聞會遇上的問題雖然多多少少都有,但主角要面對解決的狀況,有更多來自其他方向──你為什麼放這個新聞不放那個新聞?你為什麼派這個人沒派那個人?那個獨家拚命搶來的但到底是不是真的?成天放這麼負面的新聞好悶啊放個開心點的東西不行嗎?你放這個是不想讓我們賣廣告嗎?沒賣廣告你活得下去嗎?你是公司裡哪一派的?得罪了我你還能在這裡混嗎?──媒體功能、職場鬥爭、生涯規劃⋯⋯等等與個人價值判準有關的難題不斷出現,最後讓人不禁自問:「我在堅持什麼?」以及「我為什麼要這麼堅持?」

就在這個時候,你會突然明白主線和支線有什麼關係,也會明白為什麼書名要叫「Climber’s High」。

這本書多年前在台灣的譯名叫《登山者》,新版改為更貼近原意的《高度狂熱》。

作者橫山秀夫「一筆入魂」的力道,盡顯無遺。

▶▶看看【12年記者生涯淬鍊,橫山秀夫《高度狂熱》——喚起生活熱度的純粹小說!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延伸閱讀:

  1. 看別人把事情搞砸了我們會很爽
  2. 關心真正需要注意的環節,如果阿共打來了,才會知道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