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人們自嘲愚夫愚婦,把決定權交給「神秘力量」的心理機制

文/小狄奧多.希克、路易斯.沃恩;譯/張簡守展

比起揭露事實,以預言為業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物理學家利希滕貝格(Georg Lichtenberg)

發表於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報告中,物理學家尚恩.卡爾森(Shawn Carlson)找來三十位歐美知名占星師,分別發給他們一百一十六名受試者的星座命盤。[46]另外,針對每一名受試者,占星師還會拿到三份個人簡介:一份是受試者親自撰寫的內容,另兩份隨機挑選。這些簡介是根據加州人格量表(California Personality Inventory,CPI)撰寫而成,這是衡量個性特徵的標準心理測驗。占星師的任務,是要將受試者的星座命盤與個人簡介配對。雖然占星師在事前預測正確率能超過 50%,但最後他們挑中正確簡介的機率只有 34%,也就是說,任何人隨便猜都能達到這個水準。在這次研究中,占星師並沒有任何非比尋常的超凡表現。

傑佛瑞.狄恩(Geoffrey Dean)和馬修.麥瑟(Arthur Mather)檢閱超過七百本占星書籍和三百本關於占星術的科學叢書後,得出以下結論:

如今,占星術以來源不明的概念為立論基礎,卻普遍將其奉為「傳統」。實際運用時,這些概念會涉及多種系統,而大部分系統在基礎問題上的觀點有許多分歧,而且全部由最不可靠的軼事型證據所支持。事實上,占星術所展現的表層結構在技術上看似健全,內部華而不實,僅由未獲證實的信念所支撐,可以說是始於美麗的幻想,後續才仰賴邏輯延續下去。過程中隨處可見私自臆測的詮釋行為,牽涉大量新奇的影響因素(各種因素的「效果」爭奇鬥艷,極具戲劇張力),其中能強化論點者便予以強調,反之則直接忽略。[47]

簡言之,沒有可靠資料足以支持占星術的任何主張。

不僅沒有值得信賴的證據可以支持占星術,主張天體能決定人類生理和心理狀態的說法,更是與既有的人類生理學和心理學概念相違背。研究指出,人類的生理特徵是由基因資訊所決定。人體內的所有組織均是依照此資訊組成,而這些基因資訊早在受精卵階段就已存在,繼而從中孕育出生命。所以我們的身體組成理當是在懷孕之初就由基因決定,而非如同占星師所主張,受出生當下的天體運行所影響。

占星術之所以讓人難以全盤買單,癥結在於無法清楚解釋天體如何影響性格和人生。就目前所知,宇宙中有四股力量,分別是萬有引力、電磁力、強核力(strong nuclear force)和弱核力(weak nuclear force)。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會受一或多股力量所左右,然而強核力和弱核力的影響相當有限,只會影響原子內及原子周遭的物質。如果恆星和行星能對人產生什麼影響,想必不會是這兩股力量所導致。

這樣一來,只剩萬有引力和電磁力有可能產生影響了。這兩股力量沒有明確的影響範圍,但力量強度會因為距離越遠而逐漸減弱。對我們來說,其他星體的引力和電磁力強度極弱。例如此時此刻拿在你手上的這本書所承受的地心引力,是火星引力(最接近地球時)的十億萬倍。同樣地,我們周遭充斥著收音機和電視機發射器的電磁輻射,比起從其他星體傳來的電磁輻射,強度可是數億倍之多。[48]因此,其他恆星或行星究竟能如何嚴重影響人類,目前仍不得而知。我的意思不是不會影響,只是就現階段而言,還沒有人提出可信的理論,明確說明天體會如何影響人體。

一九七五年,一百八十六名科學家共同發表了一份聲明,表明尚無任何證據能夠證實占星術的主張。他們一致指出:

以下署名者(包括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以及其他領域的科學家)茲此告誡社會大眾,應避免毫不質疑就全盤接受占星師私下給予或公開發表的任何預測和建議。相信占星術之前,請務必了解,占星術的核心教條完全沒有任何科學基礎……相信一個人出生時便受恆星和行星的力量所牽引,未來的人生也因此而定,全然是無稽之談。此外,特定日子或時段因受到遙遠天體的影響而更適合從事特定活動,或是在某星座的時段出生便決定是否能與其他人相處得來,諸如此類的言論無一真實。[49]

遺憾的是,這份聲明似乎效果不彰。二○○五年的蓋洛普民調顯示,25% 的美國人依然相信占星術是真的。更令人咋舌的是,雷根總統於一九八○年代當政期間,甚至仰賴占星術決定國家大事。[50]

在幾乎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情況下,社會大眾為何會持續相信占星術?許多研究都無法證實占星術的立論基礎,但大部分人都不清楚這一點,可能是原因之一。沒有太多媒體報導這些研究結果,刊登占星專欄的報紙通常也未標註「純屬娛樂」之類的警語。原因之二,占星師喜歡營造一切都很客觀科學的形象。例如占星師琳達.古德曼(Linda Goodman)寫道:「科學證實月球的力量足以移動大量水體。既然人體有 70% 是水,何以能不受如此強大的天體引力所影響?」[51]事實上,人體會受影響。但如我們所見,這股影響力微乎其微,根本可直接忽視,而且也沒有理由相信地球之外的天體能顯著影響我們的生心理發展。

為何世人依然相信占星術?有些人(例如反對社會廣泛相信占星術的科學家)指稱,占星術的吸引力源自這門「學問」免除了個人責任感。

在這人心不定的時代,許多人渴望在決策時獲得指引,藉此產生安全感。他們寧可相信天體的力量早已決定他們的命運。然而我們終究必須面對這個世界,我們必須了解,未來仍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中,而非由天上的星體所決定。[52]

有些人認為,占星術的吸引力源自這門「學問」創造了凝聚感。歷史學家西奧多.羅斯札克(Theodore Roszak)寫道:「現代人著迷於占星術(即便是以最粗糙的形式),是因為人們日漸懷念人類對大自然的認知更趨一致的舊時光。在以前的生活經驗中,太陽、月亮和星星構成一個彷彿擁有生命意識的龐大體系。」[53]這兩種看法或許都指出了部分事實。

被占星術看透?

許多人著迷於占星術,或許是因為這些描述似乎能精確道出他們的人格特質。之所以會有這種假象,在於占星術的描述總是相當籠統,幾乎能套用到每一個人身上(請見第五章的巴納姆效應)。麥可.高格林(Michel Gauquelin)的實驗就是極為引人注目的代表。他在法國報紙上刊登免費占星廣告,只要讀者將姓名、地址、生日和出生地等資料寄給他,他就能為對方解釋星盤。約有一百五十人寄了個人資料給他,而他向每個人寄出十頁的星座解說大全和一份問卷,並附上回郵信封。星座說明的部分內容如下:

他的木星在處女座,與生俱來的溫暖和代表智力、智慧、清晰思維的資源在此匯聚……他可能服膺於社會規範、熱衷理財、道德感強,儼然正派中產階級公民的形象,容易博得眾人敬愛……這類型的人通常全心嚮往金星所象徵的目標。他們的情緒占據至高的地位,包括對別人的情感、與家人的牽絆、家庭生活、親密的社交圈……感情生活……通常會發現他們不吝表達、對他人的全心付出、願意拉下臉挽回戀情,甚至犧牲奉獻……比較喜歡待在家,享受居家生活,將居家環境整理得舒適宜人。[54]

寄回問卷的讀者中,有 94% 的受試者表示,那份星座說明準確描述了他們的個性,更有 90% 的人指出,他們的親友贊成描述相當貼切。然而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惡名昭彰的連環殺手馬歇爾.佩提奧醫生(Dr. Marcel Petiot)。他假借能提供幫助為由,將逃過納粹魔爪、心思單純的被害者騙到家中,搶奪財物後加以殺害,再以生石灰(氧化鈣)溶屍。最後他被控殺害二十七條人命,但他吹噓涉及六十三起命案。竟然有這麼多正直的法國公民認為一個殺人魔的星盤解析與他們的個性相符,實在有趣。

註釋
[46]Cited in I. W. Kelly, “Astrology, Cosmobiology, and Humanistic Astrology,”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he Occult, ed. Patrick Gri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2), p. 52
[47]Shawn Carlson, “A Double-Blind Test of Astrology,” Nature 318 (1985)
[48]Geoffrey Dean and Arthur Mather, Recent Advances in Natal Astrology: A Critical Review 1976–1990 (Rockport, MA: Para Research, 1977), p. 1
[49]Abell, “Astrology,” p. 87
[50]Bart Jan Bok, Objections to Astrology (Prometheus Books, 1975), p. 9
[51]Donald T. Regan, For the Record: From Wall Street to Washington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8)
[52]Linda Goodman, Linda Goodman’s Sun Signs (Pan Books, 1972), p. 477
[53]Bart Jan Bok, Objections to Astrology (Prometheus Books, 1975)
[54]Theodore Roszak, Why Astrology Endures (San Francisco: Robert Briggs Associates, 1980), p. 3

※ 本文摘自《如何思考怪誕現象》,原篇名為〈知識、信念與證據〉,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