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exels

美術教育誤讓孩子過於看重術科,妨礙了「品味」培養

文/水野學;譯/葉韋利

美術課、體育課和音樂課,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時光,卻常因為「對將來沒有幫助」的觀念而逐漸遭到忽略,實在令人遺憾。

然而,我認為這些科目的教授方法本身也存在不少問題,身為一名創意總監,更是覺得「現行的美術教學方式非常可惜」。

小學有美勞課,多數中學也有美術課。

但有多少人會將美術視為一種「學問」呢?無論老師或學生,恐怕都抱持著「藝術科目不是學問」的認知吧,證據就是課堂上幾乎把時間全部花在技術訓練。

然而,美術確實是一門不折不扣的學問,至少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是累積藝術或美術相關知識的「學科」。

另一個部分則是繪畫、工藝創作等「術科」。

如果將這兩者混淆,過於重視術科,就會產生「美術不是學問」的誤解。

不只有術科

我們最初接觸美術的經驗,常常是在沒有事先練習或不具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劈頭就被要求學習技術表現,卻忽略了美術也是一項學科的事實。美術的歷史、美術的觀點、各種技法如何演進等等,如果在訓練技巧的同時,也能學習這些知識,那麼美術課就不會只注重圖畫得好不好,而能成為培養品味的土壤。

或許有人認為「美術的知識跟技術表現根本沒有關係」,但我卻認為學問才能幫助我們建立整體概念。就拿經濟學的例子來說,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個人的歷史與經濟本身並不相干,卻不會有人懷疑了解這些旁支知識的重要性。

美術這門學問也一樣。梵谷是哪一國人?他的生平如何?他有什麼樣的思想?他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畫出那樣的作品?……我認為這些知識都有學習價值,而對於美術的感受、想法、表達方式也可能因此有所不同。

我絕對不贊成光以技術的好壞,作為美術這門學科的評分標準。

美術的術科確實不像數學可以用對錯來評分。美術不會有「一加一等於二」的絕對答案,更與有著正確筆順與造字規則的漢字不同,當然也和歷史中有「一六○○年發生關原之戰」之類的明確答案不一樣。

然而,世上多得是無法明確回答出「就是這個」的學問,像經濟學、管理學或哲學。美術的性質基本上類似於這些學科,就我自己的理解,應該說是非常接近這些學科。

「對於這幅畫的背景,有多少認識?」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作品?能夠放在比較大的脈絡架構中來說明嗎?」

如果能用這樣的判斷基礎來打美術成績,對於品味的培養一定有所助益。

用學歷史的態度學美術

我們學習歷史的時候,並不會只學「德川家康在哪一年做了什麼事」的事實,還會對事實的切入點產生好奇,例如「因為德川家康有這種個性,所以才會這麼做。」學習過人和行為有關的內容,才會進一步產生「所以我也該怎麼做」這類對人生有益的啟發。

學習美術不該也是同樣的道理嗎?

例如畫畫的時候。

使用複數色彩時,最需要留意的就是相鄰區塊的配色。相關內容就收錄在美術教科書的角落,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將各種顏色排成一圈的「色相環」?適合同時使用的色彩,就是在色相環中相對位置的「互補色」或是「同色系」,兩者都能讓畫面看起來很漂亮。若想對色彩搭配屬性有更詳盡的了解,也推薦書店中常見的色票書籍。

拋開個人成見,仔細觀察也很重要。好比畫一棵樹,多數小孩子都會先畫粗壯的樹幹,然後在左右兩側依序長出枝葉;但可能很少人知道,植物的枝葉其實大多是呈螺旋狀生長。

畫大象的時候常用灰色、鱷魚常用綠色、長頸鹿常用黃色跟黑色……。但真正的大象和鱷魚其實比較接近褐色,至於長頸鹿則是褐色跟米色──事實上,根本沒有黃色的長頸鹿。

光是學會這些小訣竅或知識,就能輕鬆畫出所謂「好看」且「有品味」的圖畫。

觀賞美術作品也是一樣。

美學養成

小便斗上的畫家署名,雖然看起來像惡作劇,不過只要了解「這是法國藝術家杜象(Marcel Duchamp)所提倡的『現成物』(Ready-made)形式,是對藝術的反諷」,立刻就會覺得這件作品生動了起來。當觀看的視角越多元,品味就會變得越好。

如果說歷史是為了「在學習知識之後,提供基準,以了解身處現代的自己該怎麼行動的課程」;那麼美術就是「在學習知識之後,提供基準,以了解自己該如何創作、如何生產、如何表現的課程」。

就像大家不會用技術的好壞來評斷歷史,美術也不應該有這樣的分別。

「學習知識是為了能夠運用」,若從這個角度來看,美術與其他學問並無區別,所有人也都能因為學習美術知識而有所成長。

一旦缺乏美術知識,就很容易對美感品味或美學產生自卑情結,連挑選衣服、住處、裝潢、隨身物品及生活雜貨時,都會缺乏自信。雖然這些都是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卻也會因此對「品味」一詞感到越來越害怕。

每當要從頭開始創作時,就會處於「沒有自信」的狀態,不僅是從零開始,更像是從負數開始。但只要學習美術知識,就能避免這樣的情況;換句話說,即使長大成人,也該為了自己,多學一些美術的知識。

※ 本文摘自《品味,從知識開始【暢銷紀念版】》,原篇名為〈美術教育妨礙了「品味」的培養〉,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