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職場上令人困擾的情緒耗竭,五成以上來自同事

文/張敏敏

五成以上的情緒耗竭,來自同事。一項針對辦公室上班族的統計,當問到目前工作中,與何種對象溝通感到困難,出乎意料的,超過一半的比例來自同儕,高達 54%,而公司外的顧客或廠商只占 16%(另外三成是來自主管)。

再進一步問,和自己單位內或部門外的同儕溝通,最常遇到的狀況是什麼?以下是十個關鍵困擾:

  1. 角色對立,為了保護自己利益互不相讓。
  2. 雙方沒有共同目標。
  3. 沒有職權,難以要求對方協助工作進行。
  4. 溝通的對象端出主管當擋箭牌,表示不是他的問題。
  5. 無法用精準的語言,讓溝通對象了解我的專業知識和困難點。
  6. 和對方溝通的當下,彼此還說說笑笑,但事後卻收到拒絕的 email,覺得莫名其妙。
  7. 對方非常強勢,或面對資深同事,根本連開口把事情說完的機會都沒有。
  8. 一個專案牽扯到許多單位和人,大家的時間很難湊齊。
  9. 常常遇到急事、急件、急案,打亂了自己原本的工作步調,但不幫也不是。
  10. 覺得對方好像會有情緒,很怕踩到地雷。

不管是和自己同單位或不同單位平行位階的同事互動,來自同儕的壓力,往往是職場中最令人困擾的,為什麼?主要是因為同儕互動,彼此沒有權利要求,也沒有義務配合,促使溝通共事的機制變少。另外,同儕間如果產生不愉快,在需要天天見面的情況下,會讓人產生更大的情緒衝突和壓力,往往讓人陷入不知該如何是好的窘境。

當同儕彼此間因為有負面情緒或負面評價,而刻意拉開互動距離,或者刻意忽視對方,就會更讓人難以忍受。當事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惹火了誰,或到底什麼事讓對方不愉快。模糊、不確定,產生的焦慮感,無形的壓力,終將侵蝕一個人的心靈。

職場上的冷暴力

事實上這段過程,在法國心理治療專家瑪麗法蘭絲.伊里戈揚(Marie-France Hirigoyen)的著作《冷暴力》(Le Harcèlement Moral)中有非常深刻的探討。「冷暴力」是指長期以隱而不顯的精神虐待或惡意操弄,貶損打擊他人、奪取自尊,使其身心受創的行為。她在書中提及,職場上每天都有不正當的暴力行為,精神上的壓力和騷擾,絕對是一種「對靈魂的實質謀殺」,並提出「冷暴力」一詞。

來自同儕的情緒壓力,讓人無力。就像上述美琪的案例,她被總經理和工程部門經理兩邊夾殺,在時間壓力和資源限制下,必須完成目標。這個達標過程必須請同事幫忙,只要有一個環節出錯,就必須不斷溝通、說服,或用軟性請託,或用硬性脅迫,方法用盡,目的就是要讓資深的老虎級人物,願意一起完成一件事。

整體來說,同儕溝通不順利,之所以帶給你莫大的情緒壓力,主要有四個原因:

1. 認知不同,各守本位

例如,行銷和業務,就是兩個容易產生爭執的單位。原因來自對工作步調及工作產出,有完全不同的定義。

行銷單位側重策略思維、思考未來發展,追求品牌價值。業務單位著重戰略戰術,思考當下業績,追求數字成長。有時我在公司裡,光看穿著、講話的樣子,就能嗅出這兩個單位的文化差異。一個文官,一個武將,要進行跨部門溝通,真是不太容易。

在價值鏈上,後勤和前線單位也是非常容易產生爭執的兩方。後勤單位,例如:法務、財務、研發等,注重正確、品質、邏輯;而前方打仗的業務或專案經理,被要求必須快速、彈性、不斷調整。當處在一個變動產業,例如:百貨公司、大型賣場、電商等流通業、飯店、餐飲等服務業;電子零件、紡織、居家用品零件製造等專業代工產業,前方打仗的單位被市場逼著走,但如果後勤沒有意會到前線的壓力,還是慢慢地走流程、顧品質,雙方就非常容易產生爭執。

之前我帶領業務團隊,每個月1號看到報表數字又從零開始,往往很需要振作精神。12月31日更是所有業務戰將最崩潰的日子,因為不僅月的戰績歸零,年度戰績也從頭計算。往往我們在檢討年度業績時,大家最大的感慨就是,外面打仗,公司內打架。武將總覺得文官不懂前線作戰的苦,文官嫌武將魯莽,行事總不經大腦全盤思考。

2. 專業分工,壁壘分明

更挑戰的是,各部門的專業「壁壘分明」,技術用語滿天飛,感覺聽懂了,但認知南轅北轍,做出來的結果大相逕庭。例如,行銷部門的產品「上市」,意指產品鋪貨到各經銷點,但是對技術部門而言,所謂的「上市」指的是MS(Mass Production,大量生產),這離鋪貨上架的要求,差異實在太大,可以預見的又是爭論不斷。

3. 主管是推拖的神主牌

在平行溝通中,要讓人知難而退最大的神主牌,應該就是「主管牌」。

只要同事說:「麻煩去跟主管講一聲。」此話一出,你絕對知道碰到軟釘子,這趟溝通已被腰斬。

4. 用流程阻擋人

如果同事不幫你,他最好用的另一個推諉之詞就是:跑單,照流程來。

你心裡也清楚得照流程來,但就是希望趕個進度,搶個時間,有急事才這樣低聲下氣來求,結果SOP如同擋箭牌,讓同儕的溝通嘎然停止。

不管你是否遇到同儕溝通的「認知不同」、「本位主義」、「拿主管推拖」、「用流程阻人」等讓人沮喪、生氣的情況,我的建議是,同儕溝通是你必須去學習和克服的事,你要學習如何主動出擊,以溝通、說服的方式,產生影響力,讓對方願意配合你,進而完成工作。怨恨別人不義,不出手相助,是魯蛇的想法。我只能說,這世界也許不可愛,但並不會特別辜負你。

溝通是解決混亂源頭的首要方法,要切斷來自同事的情緒耗竭,先談談如何「有效地與同儕溝通」。

※ 本文摘自《拒絕職場情緒耗竭》,原篇名為〈拒絕來自豬隊友的情緒耗竭〉,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