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就算很嚴肅,也不代表不能笑──沐羽談馮內果的《第五號屠宰場》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1923年,罹難人數約14萬人的關東大地震發生後,川端康成曾和芥川龍之介及兩位文友特意前去淺草的吉原觀看災情。

芥川比川端大上七歲,當時名氣很大,但同行的川端似乎因為這次看到芥川面對死傷慘重、橫屍遍野時仍腳步輕快、態度冷靜地凝目注視頗為不解,即使之後曾與病苦的芥川同在一處溫泉療養旅宿,也不曾去探望。

後來,他在針對三個文人的死亡觀對其藝術的影響的隨筆〈末期之眼〉(即「臨終的眼」之意,直接引用自芥川龍之介的遺言)裡,寫下感想與評論,芥川便是三人之一,但這時川端似乎對芥川的藝術觀有了另一層體會,其深奧處令人思索再三。

我重讀《第五號屠宰場》時,不免受川端這篇隨筆干擾,也想像著馮內果對二戰結束前的1945年德勒斯登大轟炸,他親身在現場,並參與善後的心境,受到怎樣恐怖、戰慄的衝擊,又懷著怎樣深沉的「末期之眼」,以顛覆性的手法寫出如此傑作,陷入沉思。
這樣的沉思,有時卡關、碰壁,需要與人討論,聽到令人豁然開朗的見解。

新銳小說家,甫出版短篇小說集《煙街》,受到各方好評的作者沐羽,是難得一見、具閱讀深度與獨到體會的讀書行家。他在《煙街》中引用了多位當代重要大師的話,使他的作品內涵更顯豐厚,其中之一便是馮內果。

本集節目邀請沐羽現身說法,談馮內果的代表作《第五號屠宰場》。沐羽的領讀摘要如下:

一、沐羽首先感謝讀者,他也沒想到出版《煙街》會有那麼大的迴響,很高興能有機會談談靈感來源,也是影響他很深的作家馮內果。
他曾在受訪時提到《煙街》中收錄的兩篇作品〈亂流〉與〈製圖〉,都受到馮內果很大的啟發。
而他是從《沒有國家的人》這一本演講集開始讀馮內果的,當時對作者知識量如此豐富感到讚佩,後來才又去讀了《第五號屠宰場》。

二、馮內果在美國1950年代開始寫作,他因打過二戰,被稱為二戰老兵,戰爭結束後成為自由工作者,沒事做的時候就會寫科幻小說,因此最早期時被定位為科幻小說家,不過當時科幻小說未登大雅之堂。
直到1969年出版《第五號屠宰場》造成了轟動,這是根據他在二戰時的親身經歷所寫,當時他就是一個小兵,在1945年被德軍俘虜了,被帶到德國的德勒斯登去。

三、二戰時的德勒斯登是一座可以跟巴黎、布拉格、柏林等大城市媲美的地方,城裡到處是美麗的建築。馮內果當時二十多歲,沒見過世面,簡直覺得這是他看過最美麗的城市。
他被關在一座大型屠宰場的地下三樓。渾然不覺的情況下,外頭美軍正對德勒斯登發動大轟炸,等他從屠宰場出來時,整座城市已經消失無蹤,這讓他受到難以言喻的創傷,過了二十多年後,他就以這段經歷為背景寫下了這本書。

四、沐羽指出,馮內果在書裡寫到,他為了補足與確認德勒斯登轟炸的記憶,去找了戰友,想去跟他們聊聊了當時發生的情景,但是那些戰友不願意再提起這件事,他們只想遺忘。
其中一位戰友的妻子對他的來意滿懷敵意,她站出來說,「你們當時只是孩子,根本什麼都不知道。」(意思是,操縱戰爭的人讓戰爭看起來很迷人,吸引更多純真的孩子懵懵懂懂地加入了)
因此,《第五號屠宰場》的副標——兒童的十字軍,作者彰顯的正是這是一件很諷刺的事。

五、沐羽強調,馮內果認為,如果他只是寫出事實的話,就跟報導文學沒兩樣。事實上,這二十年來,馮內果除了當記者,還在愛荷華大學教寫作班,他搜集了大量的故事,這對於寫作《第五號屠宰場》來說很重要。
他開始思考應該以新的方式來寫德勒斯登大轟炸,於是在這本書中其實是以一種完全跳脫,且科幻小說的意味和手法來敘事的。

六、沐羽表示,馮內果與《第五號屠宰場》,影響台灣後現代文學發展史,書中第一句話跟張大春寫《將軍碑》的第一句話一樣。此外,村上春樹的作品也曾直接引用他的內容,因此也可以說,馮內果其實影響了整個亞洲的後現代文學史。
而沐羽之所以覺得《第五號屠宰場》有趣,主要是因為顛覆了對於後現代小說的想像。本書看似破碎、非線性、混亂,其實是有一個連貫的核心在的。儘管用了很多技法,但還是圍繞在一個士兵得了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經歷多重打擊,最後發瘋。
必須留意的事,這個情況在故事的第一章已經寫出來,因此讀者會有個底,後面的故事都是從這些延伸出來的。
所以我們知道,所謂非線性,厲害之處是在於,馮內果重組了很多敘事,加入很多黑色幽默。可以理解成,有一個中心,從中間延伸很多枝節,最後重新排序,回到故事本身。這是後世的後現代主義破壞性的手法,但本書屬於比較早期、比較有趣的做法。

七、最後,沐羽再次特別強調,馮內果最厲害的是他的黑色幽默,他很知道不要把沉重和輕盈分開來談,就算是很悲慘的事都有他展現的黑色幽默。
儘管這樣的作法,難道不會受到抨擊嗎?沐羽説,但馮內果可清楚的很,嚴肅的事,不代表不能笑。
沐羽引用了文學評論家Terry Eagleton的話,來呼應馮內果對待創作是怎樣的思考和功力,使得這本書一出版便成為經典,以及,為什麼有人說這本書停止了越戰?

且聽沐羽輕騎般道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本集的「經典也青春」,作家沐羽談馮內果的《第五號屠宰場》。

IC之音竹科廣播播出時間:週四上午8:15(首播)、週日下午14:00(重播)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