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離別時的後悔莫及,清理媽媽遺物時,才發現她珍藏的寶物

文/特掃隊長,譯/莊雅琇

最珍貴的禮物是回憶

一樁委託工作上門。地點是一處老舊狹小的社會住宅。男性委託人已在現場等候。往生者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女性,死因是常見的孤獨死,委託人是她的兒子。

看起來委託人與死去的母親平常幾乎沒什麼互動,但母子之間不像有什麼問題,感情也並非不融洽,或許是因為他自己有了家庭,為生活忙得不可開交,才會無暇顧及母親。我一邊在心裡暗自揣測,一邊跟著他走進了死亡現場。

雖然往生者已經死了好幾天了,但屋內卻沒有什麼污染或惡臭,面對如此平靜的景象,我心情頓時輕鬆許多,甚至心想:「這根本不算是『特殊清掃』,只是個『清除廢棄物品』的一般工作吧。」

不過,說是「清除廢棄物品」,但可以一次打包出清的雜物其實不多,因為當中還留有一些無法直接丟棄的物品。像是還能用的東西、貴重物以及有紀念意義的東西等等。

清除過程中如果不先區分出需要物和廢棄物,根本無法進行全面清掃,因此,我請委託人先把還需要的物品都挑出來。當然,要是屋內的情況可怕到連委託人都不敢進去時,客戶就會很有默契地信任我們,交給我們全權處理。

這個案子因為屋內狀況良好,我就請家屬先挑出貴重物品和需要物品後,再進行清除作業。

作業當天,男性委託人說完「需要的東西我都帶回去了,其他的請你全部處理掉,快結束的時候再通知我,我會再過來」,便出門離開了。若是留在現場也只會沾得滿身灰塵,離開反而對我比較好。

如他所說的,屋子裡剩下來的都是可以扔掉的東西。既然是廢棄物,我就能大膽放手處理,不需要小心翼翼地幫客戶打包或是搬運出去。

屋子整理得差不多後,我開始清理收納空間。房間壁櫥裡塞滿了物品,不過,幾乎都是收納箱和衣物箱,而且每個箱子都貼了標籤,清楚註明裡面裝了哪些東西。

「整理得這麼有條理,想必是位一絲不苟的人吧。」我一面感嘆往生者的有條不紊,一面動手將這些物品搬出來。

整理完壁櫥,繼續清理上方的櫥櫃。這裡的物品也和壁櫥一樣,全都用箱子整理得井然有序,在確認了每一個箱子的標籤後,我便將它們一一搬出去。然而,就在準備搬出去時,我發現一個放在最深處、也最難拿出來的紙箱。由於外觀十分老舊,便以為「這肯定是要丟的東西」,正準備將它搬出去時,不經意地又看了標籤一眼,才發現標籤上寫的好像是人名。

「這名字該不會是……?」標籤上寫的其實正是往生者的兒子,也就是委託人的名字。

「裡面放了什麼呢?」我搖了搖紙箱,當然不可能知道裡面有什麼。這箱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將它留在屋子裡,繼續完成其他工作。慎重起見,我打算等一下還是請委託人一起看看紙箱內容。

在作業進行到最後階段,我請委託人回來確認現場情況。

「真厲害,動作真快啊。」他很驚訝我能在短時間內將屋子清空,並且對我的工作效率非常滿意。

「還有……這個箱子,我覺得你好像應該再看一下是否要丟掉喔。」我把那個紙箱交給他。「這是什麼?反正是沒用的東西吧?」他說著,隨即扯開紙箱上的封箱膠帶。「嗯?這是什麼……?」他從箱子裡拿出一張小孩畫的稚拙畫作,以及一封用大字寫成的信。

「這很像是我小時候畫的……,真懷念啊,我都快忘了。」他激動地凝視著這些畫。

「真是的,留下這些垃圾也沒用啊。」他一邊說,一邊靦腆地笑著。箱子裡放的是委託人小時候送給母親的東西。有生日賀卡、母親節禮物,也有平時送的各種物品。可以想像這位母親生前應該把這些視若珍寶,才會將每個作品一一細心收好,放在壁櫥的最裡面。

「屋子清空後,我才深深感到老媽真的死了啊。我應該趁她還在的時候多跟她說話啊……。」委託人悔意無限地喃喃說著,然而,當他在仔細翻看箱子裡的每件東西時,臉上卻露著暖暖的笑。

我不知道他後來如何處理這個箱子裡的物品,但我相信這個充滿母親心念的紙箱,應該填補了他內心失落已久的缺口吧?

我在那個現場感受到一位母親對兒子牽掛的愛念,在那一刻也被這些愛療癒枯槁的內心。

智慧的年輪

有次我前往某戶人家處理遺體,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屋子裡必定瀰漫著哀傷氣氛,然而,這戶人家卻不是如此。

一到現場,我看見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滿場飛奔嬉鬧,大人們也正和久違的親友聊得熱絡,完全沒人出面制止孩子嬉鬧,絲毫不見喪禮常見的沉重氣氛,然而,這樣我反而比較好工作。

這個案子的往生者是一位年長男性。遺容帶著笑意,看起來十分安詳,孫子們和遺孀都圍在他身旁。一個年紀約莫小五、小六的孫子,開口問了奶奶許多問題。我一面做著手邊的工作,一面靜靜聽著。

「人死的時候會很痛苦嗎?」

「不會呀,你看,爺爺笑著呢!」

「人死了之後會怎樣呢?都去哪裡了?」

「大家都會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哦,很多人都會去天堂喔!」

「不會寂寞嗎?」

「天堂裡也有很多人,所以不會寂寞哦!」

「奶奶會不會害怕死掉呢?」

「不害怕呀,因為爺爺會陪著奶奶。」

「那人為什麼會死掉?」

「……。」

聽到這個問題,這位奶奶不知道是一時語塞,還是不願回答,只見她始終默然不語。我不禁停下手邊的工作,看著那位奶奶。這時,她握住了死去老伴的手,轉頭問了我:「為什麼人一定會死呢?」

面對突如其來的詢問,而且又是那麼難以回答的問題,我有些不知所措。我頓了一會兒,先說了句:「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接著淡然地回答:「我想是因為要我們知道人的渺小吧!讓我們知道生命很可貴……?」

「……是啊。」這位奶奶回應著我。

小孫子聽完一臉茫然,她則是笑著聽我說完。

這純粹是我一個後生小輩的個人想法,真心回應這個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老奶奶靜靜聽著,沒有提出任何異議,讓我感受到歲月積累的從容通達。

「我作夢也沒想到,活到這個年紀,要跟他告別。」

「感覺他都不會死似的。」

「我們兩個度過了美好的人生啊!」

我聽著老奶奶吐露深藏於心的感受,默默點了頭。這些話重重敲入我的心頭,彷彿是人生前輩在人生盡頭前給予的提醒。

我想著樹木有年輪,人是否也有年輪呢?不管是小孩或老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價值與生存方式,並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我也不禁想起了有人曾經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不要笑老,這是我們的必然之路;不要罵小,這是我們的來時路。」

本文摘自《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原篇名為〈第一部 愛〉,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