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撫平焦慮、治療骨折——貓咪無師自通的呼嚕呼嚕療法

文/史蒂芬.蓋茲;譯/林柏宏

所有的貓都會發出呼嚕聲*,但為什麼會這樣,真讓我們一頭霧水,因為會聽見這個聲音的奇怪場景能列出一大串,無論是感覺滿足還是有壓力。甚至有個令人眼睛一亮的證據表示,呼嚕聲有助於治癒骨折,這點稍後再來談。

當貓焦慮、平靜、疼痛、分娩、受傷和想要被餵食時,都會發出呼嚕聲。小貓約一週大開始吸奶時就會打呼嚕了,這是母親和小貓之間使彼此安心的撫慰信號之一,然後隨著貓成年而習以為常。

貓在吸氣和呼氣時都會發出呼嚕聲,雖然我們聽來那聲音是連續未中斷的,但在兩次呼吸之間有極細微的停頓。呼嚕聲包括一連串快節奏的聲音,每一拍都是由喉部的聲帶褶(vocal fold)在聲門(glottis,聲帶之間的開口)關閉又打開時突然分離而產生的。這些呼嚕聲的頻率通常為每秒二十到四十次(但也可能達到每秒一百次),而且不像人類說話那樣由通過聲帶褶的空氣控制,而是由非常快速收縮又放鬆的肌肉來控制,這些很可能由不受控制的自主神經振盪(貓大腦中產生快速節拍的機制)所操縱。

事情到這裡還沒完,因為通常在討食物時,貓會在呼嚕聲中添加類似喵喵聲的語調。至少有兩種不同的呼嚕聲:貓不要求任何東西時的「正常」呼嚕聲,以及讓人感覺更緊急、聽來更不舒服且難以忽視的「討求」呼嚕聲,很可能是因為貓增加了頻率在二百二十到五百二十赫茲的音調,而這很接近三百到六百赫茲的嬰兒哭聲音頻。就這樣,你的貓又操縱、玩弄你了。

有一種理論認為,呼嚕聲可以促進貓的傷口癒合和改善骨質密度。貓在受傷的恢復過程中或去看獸醫時會發出呼嚕聲,即使是在明顯焦慮的情況下也會,一些針對人類的研究已發現,某些振動頻率有助於治癒折損的骨骼和周圍的肌肉。對骨骼最有幫助的頻率範圍是二十五到五十赫茲──近似於最常見的貓呼嚕聲──而皮膚和軟組織的最佳頻率範圍約為一百赫茲。因此,貓的呼嚕聲可能有助於身體修復──或者至少可以保持骨骼和組織處於良好狀態。如果和身體真有這樣的關係,一隻打呼嚕的貓很可能是一隻稍微健康一點的貓。

最響的呼嚕聲 二○一五年,英國德文郡(Devon)托基鎮(Torquay)的收容所裡有一隻名叫梅林(Merlin)的貓發出六十七.八分貝的呼嚕聲,幾乎和洗碗機一樣大聲。

註釋
*好吧,應該說所有的家貓都會打呼嚕,獵豹也會。事實上,貓科的所有成員都可發出呼嚕聲或咆哮聲,但不可能二者兼而有之。獅子和老虎有一種短促的碎嘴嘟囔聲,聽起來像是在發出呼嚕聲。這不算。

※ 本文摘自《貓主子的科學》,原篇名為〈為什麼貓會打呼嚕?〉,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