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懷疑,她就是要噁心妳!
文/安妮.克洛蒂爾德.齊格勒;譯/賴亭卉
讓世界繞著我轉
雅樂和娜塔莉參加同一個合唱團。她們因此走得近,開始會約出來見面。兩人都單身,所以都很高興找到人跟自己一起做很多不同的活動。問題是娜塔莉總是在最後一刻找到某件事情不合她意:地方太遠而她的車子剛好壞了、天氣太熱或太冷、她這裡或那裡不舒服……雅樂總是理解、找替代方案、負責處理一切、絞盡腦汁、去載她、重新檢視原計畫的各種細節,總而言之,她調整自己去適應這些。有一次,她們計畫了一整週的野餐,因為計畫得太複雜、花樣多到像是健達出奇蛋,雅樂決定放棄,她跟娜塔莉說:太複雜了,野餐延後吧。兩人在合唱團的團練練唱再次見面,要走的時候,娜塔莉離開前出其不易拋出一句:「妳什麼時候才能像個成年人一樣做事情?」
發生什麼事?
娜塔莉的操控手法
➜她用受害者的姿態在關係中掌權:身為受害者使她得以享有特權,雅樂則被強迫服從。正常的做法應該是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負起責任,讓兩人外出計畫的影響降到最小。
➜承上,她因此在關係中占據著中心的位置,畢竟她也不可能接受其他結果。
➜她在過程中占了不少便宜,比如搭順風車(之後,雅樂才發現那輛據說壞掉的車其實狀況挺好的)。
➜當雅樂不再隨之起舞,並且拒絕她多如牛毛的要求時,好像這些要求是在找麻煩,讓她很不開心。正常的行為應該是了解有時事情太過複雜,得懂得放棄並尋求替代方案,比如,改成邀請對方到自己家用餐,兩人還是可以共度美好時光。
➜團練結束的時候,她對雅樂說出一句意義不明的指責,這有三重功效:一讓自己身處優勢,二是報復,三能讓雅樂心情受到影響很久。
➜這個指責讓雅樂更受困擾的原因是她在其他團員面前這麼說,似乎暗示雅樂做了什麼對整個合唱團不好的事,其他團員可能因此對雅樂抱有負面觀感,這只會讓雅樂覺得丟臉。
對雅樂的影響
她天性(有點太過)善良和好說話;她努力取悅和照顧朋友,即使隱約感覺被操控,也有點受不了娜塔莉老是一副受害者的姿態。
當她發現對方總在最後一刻提出某些要求,其實是在找麻煩,她再也不想要退讓和包容了,她跟自己說:我到達極限了,我寧可放棄,至少放棄這野餐。
她希望娜塔莉了解自己沒辦法什麼都想要,也不能什麼都讓別人做,能因此對下次的外出要求少一點。
她沒有發現自己因此點燃了娜塔莉的怒火,發動了一場戰爭。
娜塔莉的最後一句話讓她大為震驚,在記憶中一幕幕回想排練的情形,詢問其他團員她是否表現得像個孩子,並且在進行心理諮商的時候試圖請教治療師,試圖理解這句評論!她要了解的,就是其實根本沒有什麼需要去了解,單純是對方故意如此。
操控手法放大鏡
意義不明的指責(LE REPROCHE AMBIGU):做出讓對方無法理解的指責。這是法蘭茲.卡夫卡的《審判》的動力關係(dynamique)。被操控者不懂這份對自己的指責,即使看似說得很明白。他會問自己成千上百個問題,耗費很多的心力,身不由己,只為了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這個手法是透過讓對方產生罪惡感來獲得權力,並且透過滿腦子的疑問去玷汙對方的心靈。若是被操控者想要滿足操控者,就會委屈自己,獻上各種好處,試圖逃避蒙受難以理解的恥辱。
※ 本文摘自 《病態型自戀》,原篇名為〈讓世界繞著我轉〉,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