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不被吃掉,只好變得不好吃
文/高圭弘;譯/林倫伃
植物一定也有自我防禦功能,我想起了衛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old)。在韓國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茁壯生長的衛矛是韓國土生土長的樹木,自古以來就與韓民族生活在一起。之所以取作「衛矛」這特別的名字,是因為它的枝幹上有形狀獨特的翅膀。從枝幹兩旁長出的翅膀,完完全全就像貼在弓箭尾端的箭羽。漢字也是使用意指弓箭的「箭」(전)字和意指翅膀的「羽」(우)字,稱為「鬼箭羽」(귀전우)或「魂箭羽」(혼전우)。
衛矛春季時的嫩葉非常適合涼拌,因此有些地方稱衛矛為「hot-ip-na-mul」(홑잎나물)、「hoes-ip-na-mul」(횟잎나물)1。既然人類可以食用,代表嫩葉同樣適合做為草食動物的食物,因此衛矛想在森林中存活,不得不採取特殊對策。衛矛為了保護自己,首先會施展變裝術,使枝幹看起來更大,它會假造翅膀,使枝幹看起來是原本的兩倍,甚至四、五倍大。這種防禦策略相當有效,草食動物覬覦的是衛矛的新生枝條,也就是細長的枝條,貼上翅膀變裝的枝條看起來卻很粗,如此一來,草食動物就會認為枝條已經「老了」,不會過來吃它。
然而,衛矛無法就此安心,偽裝雖然有一定效果,仍有不少老練的動物不會被偽裝術矇騙,於是衛矛把翅膀變成了木栓質。正如前面所說,這策略是為了讓草食動物咀嚼枝幹時抵銷掉原本的甜味,留下令人不悅的味道。
用這種生命力存活下來的纖細衛矛若能平安度過夏天、迎接秋天到來,將夾在森林其他大樹之間,炫耀著不亞於其他楓樹的紅葉。由於是靠著極度懇切之心存活下來的生命,樹木在結束一年的勞動、進入秋天後展現出來的紅色,會讓人感到更加美豔和壯觀。
不論用何種方式,世界上所有生命都會為了避開捕食者的攻擊,動用一切手段以努力保護自己的身體。為了生存獨自拚命,是所有生命最本能、也最基本的原理。
植物和昆蟲的夾攻
這裡再簡單補充一種非常特別的防禦策略,主角是天名精。為了對抗昆蟲入侵,天名精努力以各種方式保護自己,程度不輸衛矛。一開始,天名精會在葉子散發妨礙消化的物質,不過昆蟲們也自有應對之道,由此,植物和昆蟲展開了對峙。萬一昆蟲沒有打退堂鼓,天名精就會散發新的化學物質做為下一個戰略。對天名精來說,這是呼叫盟友的訊號。天名精的訊號會傳給刺客蟲和大黃蜂,牠們便投入戰鬥,趕走啃食天名精、討厭的天蛾幼蟲,或在幼蟲體內產卵,把幼蟲當作黃蜂幼蟲的養分,以這種方式幫助天名精擺脫危機。在植物和昆蟲共處、默默度日的森林裡,存在著如此令人驚訝的溝通方式。
大自然中所有生命都會相互合作、相互依存並互惠共生。雖然有時候會成為食物鏈中的被食者,但任何生命體面臨被食的危機都不會束手待斃,等著消失在世界上。
NOTE
- 譯按:hot-ip和hoes-ip為衛矛在各地區的方言,na-mul則指野菜。
※ 本文摘自 《樹葉物語》,原篇名為〈衛矛的防禦策略〉,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