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青鳥】我如何成為一個90年代青年?──五月天瑪莎的電影與音樂啟蒙

側記/尤騰輝;攝影/柯鈞彧、鄭唯云 九零年代,正是瑪莎與陳德政的學生時代,那時學生的娛樂選擇不多,身上湊不出太多銅板,看電影正是青年們閒暇時光的去處。在回顧整個學生時期的電影記憶,與瑪莎看電影的影伴阿信,出場率近乎百分百,這件事在講座裡不免被陳德政狠虧一番,瑪莎只能感嘆高中男女分班的日子太沒搞頭。 …

【評書青鳥】馬世芳X陳德政:當音樂仍是危險的,談我們的「地下搖滾」年代

側記/尤騰輝;攝影/謝定宇 陳德政在他今年的新書《我們告別的時刻》回顧了青春期的九零記憶,邁入四十不惑的階段,他形容人生並非電影,走到生命中場自然想回頭望,如同他鍾愛的導演王家衛所言:「前進的唯一方式是記得自己的過去。」 我們常用某個代表事件作為某個時代結束與開啟的標記,這是劃分歷史的一種途徑,例如…

【評書青鳥】設計是欲望的教育,欲望是成就未來閱讀的關鍵

文/蔡瑞珊 原研哉《欲望的教育》:「將產業的潛在可能性,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視覺化,這便是設計師的職責!」 設計之於美學,有如文字之於閱讀。 一場時代的美學,有多少人扮演幕後推手? 端看「設計」這個從零到一的創作過程,國際策展人,賦予原有物件新的意義; 時尚總編輯有如賦予設計靈魂的創造者,將拼圖化做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