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平日對足球的冷漠,與四年一次的熱度,形成極大反差

文/陳子軒 每四年一次,總有些時候穿著足球衣上街終於不再是怪咖,而是一種時尚宣言;書店裡因應世界盃而出版的專書數量比起香港還多得多;新聞中、名嘴部落格裡又一堆各國足球帥哥介紹。各大媒體足球專家如雨後春筍一般竄出,總是能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的「新知」。於是乎 FIFA 莫名其妙地成了世界盃足球賽的縮寫,足…

【讀者舉手】慣看風雲後的人生總結:讀曾文誠《60歲的我,也能完成226超級鐵人三項》

文/羅馬薩滿 我沒有運動習慣,也很少把運動當成一種興趣,但對被稱為「國球」的棒球並不陌生。畢竟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國際賽事帶動風潮,另外從王建民、郭泓志到現在的張育成,旅外球員的好表現也時不時引起討論,有時我會想,棒球引發全民的那種熱情與瘋狂,或許只有「選舉」可以比擬。 多年下來,球賽名局固然層出不窮,…

台灣棒球百年鬥魂!棒球傷透台灣人的心,為何仍對它念念不忘?《台灣棒球100年》作者謝仕淵 X 《KANO》魏德聖

電影《KANO》掀起的風潮已過三年,謝仕淵當年是《KANO》的歷史顧問,他所寫的《台灣棒球100年》是珍貴史料,這本書時隔十三年再版(《新版 臺灣棒球一百年》),加入更多「人」的故事,「島讀X玉山社」島上生活系列來到第四場,邀請到棒球作家謝仕淵、導演魏德聖,談談棒球對台灣人的影響,即便打假球讓球迷傷…